巫统两大巨头,在同一个场合(巫统大会)发出两种声音,但意义是二合一的。主席兼首相纳吉说:巫统需要华人的支持,才能在全国大选中胜出。他并以前首相马哈迪在1969年大选失败为例说,当时因为马哈迪一时失言脱口说出不需要华人票,因而失败。虽然这对马哈迪来说是一个教训(继后从1974年开始,马哈迪改变策略一路成为大选的赢家,直到2003年退休),但对巫统而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警戒。尽管有代表说争取华人选票如同在沙漠中浇水(浪费时间),但纳吉还是要巫统党人切记从独立前到今天,巫统还是需要与友党结盟才能保住政权。
这可以从东姑时代组成联盟(1954年)说起。东姑因为与马华和国大党结盟得以在1955年的普选取得辉煌的胜利(52席中胜了51席),从而领导国家(马来亚)在1957年走向独立。而第二任首相敦拉萨有鉴于联盟在1969年大选失利,促使他在“513”之后重新调整战略,将反对党收编,并把联盟扩大成国阵(1974年)(当时有9个政党结盟,今天共有13个政党参与其中)。此后在历届大选中国阵成为常胜军,这就是执政党变通的结果。
当马哈迪掌权的时代(1981-2003年),国阵虽然有面对两次大选的考验,但在重视友党下,巫统终化险为夷。第一次是1990年的大选,来势汹汹的反对党阵线在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从巫统分裂出来)率领下,准备一举击败国阵而夺取政权。结果只在东海岸的吉兰丹民心思变和城市选民的某种程度求变,才造就了伊斯兰党夺回丹州政权和行动党仅差3席即在槟州执政;而雷声大雨点下的46精神党表现差强人意,只夺得8个国席。换句话说,在没有强烈的反风下,马哈迪政权依然固若金汤。
第二次是在1999年的大选,也是因为安华跌马和巫统的再次分裂,导致反对党阵线(称为替代阵线)再一次形成。结局是壮大伊斯兰党(连夺丹登两州政权);挫折了行动党,也未给安华的国民公正党带来好运,只是拿下5个国会议席,反而是伊斯兰党震撼了巫统的根基,幸好华印社群并未掀起反风,马哈迪也就在华人票支持下仍取得2/3多数席的稳固地位。
这两个历史实例反映出巫统仍需要其他族群的支持,否则国阵将会失衡。但也因为国阵向来没有尝到失败的苦果,也就逐渐地在成员党中形成一党独大的局面;再加上友党的影响力逐渐式微,终于在2008年的大选出现“政治海啸”和2013年的大选出现“华人海啸”,使到国阵的友党蒙受重创而削弱了国阵的政治地位。
有了前车之鉴,纳吉首相在痛定思痛后,希望取回华人的支持,因此他采取了务实的措施,制止被认为偏激的议案纳入大会。虽然还是不能阻止下层及干部发出鼓噪和极端的言论,但首相认为是倒米多过撑场(不要为了赢得掌声而最终失去政权—首相语)。
在另一方面,巫统署理主席兼副首相慕尤丁在配合首相谈话时,也加重其语气说:如果下届大选国阵从现有的134席再失2%的选票,可能只剩103席,则政权危在旦夕(国会总数222席);因此国阵必须增加5%的选票,使之拥有159席达到2/3的议席。
由此可见,在这来回的2至5%的选票就会决定政党的命运,巫统也就不能掉以轻心。
对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副揆也同时透露拟增设华文为必修课。若此建议能全面推广,不但让国民型中学增加华文科目,而且也拟定和规划国民学校也传授华文科目,必然会让华人对政府的教育政策重新评估。
这一席话与所谓的“关闭华小”的极端言论比较起来是具有“振聋发聩”之效。如果巫统及政府内的高层采取务实政策,鼓励国人认真学习三语(印裔则学习淡米尔语),自然会使到下一代更加了解彼此而相互尊重。这就是说,与其鼓吹单元教育,不如走向多元教育,这肯定会让国人感到宽心。
如果我们将正副首相的言论结合起来,就不难看到巫统有意调整其政策,使之更能让友族有所领悟。正是两个表述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所有这一切有赖于全面贯彻,才能形成一个气势、一个运动和直接的效果。国人期待的也正是达致一个开放、公平与合理的社会。
刊登于2014年12月8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