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于去年9月发生“占中”运动后,香港的政途似乎又转到今年3月的人大与政协两会的身上。在这方面,人大委员长张德江近日的谈话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香港的政改一是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发展,包括符合香港作为一个地方行政区的实际情况;二是也要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的决定,不是完全自治。
在否定完全自治下,张德江说香港是实施高度自治,但不是完全自治,不能另搞一套。
而三是普选产生的特首必须“爱国爱港”。
他还特别强调若果中央放弃“一统权力,香港或会引致混乱,因此保持中央的权力对香港有利无弊。
从张的言论来分析,他已毫不含糊地表示北京不会同意“占中”行动中的诉求,即在2017年选举时,由选民投票选出特别行政长官。直到目前为止,北京所能接受的是由1200名选举人来推选特首而不是选民直选,以便能较有把握选出爱国爱港的特首。
关于这一点,对北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特首不是一个国家的首长,只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个特区首长。这个特区被宣布50年不变,继续走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在这个框架内,特首的选举不能够以“独立国”的标准来进行。
无可否认的,香港是有人主张独立而不归顺北京,也有人可能以新加坡为例,但香港与新加坡是绝对不能相提并论的。
新加坡是被逼出来的独立国(1965年),因它与归属的马来西亚政策发生重大的分歧,而不得不走向独立。香港一向以来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虽然它与新加坡一样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知道它是向中国赁香港的,一旦中国强大就会要回香港。所以英国只能把香港当成一个受暂时保护的殖民地,迟早要归还的。
再者,香港的腹地是中国,它在中国的保护和援助下,得以借助中国内地来繁荣香港。
其实认真地研究香港的历史是短浅的,只有173年。它始于1842年。这一年英国与清廷签订《南京条约》正式获得香港岛。
清廷是因为在1840年与英国交战失败不得不割让香港。而在这之前一年,即1839年,清廷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的虎门焚烧取缔的鸦片,此举惹怒了英国,因为英国需要贩卖鸦片牟利,且有目的的要让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因此史家就将1840年的中英战争称之为“鸦片战争”。
在取得香港之后,英国派钵甸乍(Pottinger)为首任总督,掀开香港被殖民化的第一页。
1856年,中英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了1860年,战败的清廷又与英国签署《北京条约》,将九龙割让予英国。
1898年,英国再租借新界99年。这样一来,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构成了香港的版图,英国人乃将资本主义的经验全面地发展香港。
自此之后,香港成为英国十分重要的自由港,不但得以将大量的华工集中在香港“出口”到东南亚各地;而且也利用香港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大量地剥夺中国资源;尤其重要的是,英国将香港发展成辐射内陆的桥头堡。
很不幸的是,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将矛头指向香港,因此它和马来亚及印尼一样也陷入了日本蝗军的统治3年8个月。
当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陆续占有和发展香港,而中国在战后又陷入内乱,倒给予香港一个机会“左右逢源”。
不过当中共在1949年打败蒋介石的国民军后,毛泽东主席就在同年的10月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不但抹掉了中国百年的耻辱和委屈,而且也让英国感受到它的对手是既陌生又强大的。
由于香港人知道他们是生活在殖民地的地方,也就从来没有力争推行民主选举,而且在中共的一党专政下,香港人也知道他们的定位在哪里。这个定位是于1984年中英签约而成形的,双方规定在1997年的7月1日将香港移交回中国,以结束殖民统治。
虽然香港的主权从香港移交中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中国并不准备改变现有的制度。
正是有了西方政治制度作参考,又加上一套“基本法”成了香港的宪法,也就鼓动一些香港人把自己当成新兴国家的一分子,也就要求推动与大陆不同的民主进程,最起码的是能自由的选出心目中的政府和特首。
因为政治观念的不同,大陆人民习惯于一党专政下的政治生活,而香港人在耳濡目染下,当然希望西方民主根植于香港。
有人因而质问为何在殖民地时香港人不争取民主选举?而如今归属于北京,也不是独立国家,香港人就要提出与西方一样的政治价值观?
可惜的是,中国的立场很清楚香港是永远属于中国的,香港没有回头路。它不可能有100%的民主自由选举,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如此。外界不明白香港人究竟要的是什么?既然“独立”已被排斥,完全自治又不可能,这就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民主改革。
其实,张委员长已明白讲出北京的尺码和标准,占中意识也就见好就收,不要再有所谓另一轮的行动。如果占中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让事态顺其自然地发展吧!
刊登于2015年3月16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