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巫统而另组新政党的,慕尤丁不是第一个人。第一个人是巫统创党人拿督翁在1951年脱离巫统,另组“马来亚独立党”。第二个人是原巫统副主席兼农业合作社部长阿都亚兹。他在1963年与东姑闹翻后,不但输掉副主席,而且连官位也没有了。这位具有左翼思想的人也就成立“国民议会党”,并加入“社阵”,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第三位脱离巫统而领导一个新政党的是东姑拉沙里,他在1989年成立“46精神党”,并与行动党及伊斯兰党分别组成反对党阵线。
第四位是安华依布拉欣,他是在1998年被马哈迪解除官职及开除出巫统。在一怒之下,安华成立了“国民公正党”。
第五位就是再登上政治舞台的慕尤丁。有人说,前4位组成的政党多数已不存在,只剩下安华的公正党,慕尤丁的党有大作为吗?
且让我们逐一的分析和解剖前4人另起炉灶后的结局。第一位的拿督翁是最具影响力的,如果没有他在1946年成功召集马来人大集会,以抗议英国实施的“马来联邦”(MALAYAN UNION)宪制,就没有今天的巫统。
巫统在拿督翁的领导下,党不断地壮大,而拿督翁也被英殖民政府委任为“内政部长”,风头之健,无人能出其右。虽然接替拿督翁在巫统地位的人是来自吉打的皇室中人的东姑阿都拉曼,但拿督翁不以为巫统在东姑的领导下会有大作为,也就按本身的意愿成立“马来亚独立党”(1951年)。这个政党是开放性的,党的副主席由橡胶大王连裕祥出任。
拿督翁的用意是揶揄和讽刺巫统不敢开放门户让非马来人入党,而他却能做到。
当1955年举行独立前的普选(只选52名议员另外46名是由英殖民政府及执政的一方委任),巫统连同马华和国大党合组成联盟(1954)全面向拿督翁的党进,论实力是联盟最为强大,因为它凝聚了各民族的人民支持联盟走向自治;反之拿督翁的开放门户,也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反而是恶运连连。选举结果联盟大捷,在52席当中赢得51席;而拿督翁的国家党全军覆没,只剩下伊斯兰党一人中选。
拿督翁在失败后,只得“卧薪尝胆”,伺机再出击,在1959年举行独立后的第一次大选时,拿督翁不得不接受种族政治的教训,乃移师登嘉楼参加竞选,结果拿督翁赢得国会议席,其4名同僚也中选成为州议员。
这说明了,种族政治仍然深深影响不同种族的投票取向。
也许拿督翁到后来才明白,种族政治是挥之不去的,若他不及时将重点移向登嘉楼,国家党恐怕再演滑铁卢。
1962年拿督翁逝世,结束他多采多姿的政治生涯,从柔佛的州务大臣到中央的内政部长,显示了在一个时期他是呼风唤雨的重要人物。国家党也随着他的离世而消亡。
正因为他即使自立新党,也没有伤害马来族群的利益。因此在1972年时,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将拿督翁的遗像移入巫统总部,确定他是巫统的大功臣地位。
第二位阿都亚兹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成立了“国民议会党”,在1963年加入社阵,并在1964年以社阵旗号参加大选,结果也是全军覆没。在当时,马印(尼)已进入对抗时期,政局令人忐忑不安,终于也刺激华裔选民转向支持联盟,而放弃对左翼政党的支持(因为社阵被指与印度尼西亚的苏卡诺总统过从甚密,有倾向大印度尼西亚的思想,这是华人所不能接受的。)
抑有进者,在大选后的翌年(1965),政府逮捕了重要的左翼分子。这些人包括阿都亚兹(国民议会党主席)、依萨(劳工党主席)、布斯达曼(人民党主席)、哈斯诺(甲市议会主席,也是社阵主席)及布哈鲁丁(伊斯兰党主席,他一向具有左翼思想)。
及后政府发表白皮书指控他们在印度尼西亚的支持下,有意在巴基斯坦建立“马来亚流亡政府”,因此将他们一举扣捕。左翼元气也因之大受打击。
第三位的东姑拉沙里更扮演戏剧性角色。当他在1987年党选中对垒马哈迪而败下阵来后,也就被排斥在主流外,习惯上人们称马哈迪派为A队,称东姑拉沙里的派为B队。
这样一来,东姑拉沙里的唯一出路是组新党,可惜重要的左右手(慕沙希淡及阿都拉)没有加盟46精神党。虽然在1990年大选时,东姑拉沙里还是雄心勃勃要拿下中央政权,因而分别与行动党及伊斯兰党结盟,但现实反映出来不是东姑拉沙里所愿看到的。其一46精神党只胜8席国会,其二协助伊党夺回吉兰丹州政权,但46党的州议员较少,也就发挥不了作用。
1995年的大选,东姑拉沙里意兴阑珊,不再英姿焕发。在此时,他已把46精神党改成46马来人党。因为他尝到了如同拿督翁曾尝的苦果,如果不高举种族牌,是很难过关的,这一届,46党的国会议员只6名。在1996年马哈迪把东姑拉沙里带回家。就这样,46马来人党解散,集体重归巫统。马哈迪的计划是要借助拉沙里来对付安华。
1998年安华终于被马哈迪开除党籍和官职。在知悉没有回头路后,他及快地领导“国民公正党”,而且也比东姑拉沙里更大胆,与行动党及伊党一起合作,不再分开合作,希望能有一番作为。
讵料1999年的大选,大赢家是伊斯兰党,赢得吉兰丹和登嘉楼的州政权,也首次拥有27名国会议员。反之,行动党因直接与伊党合作,失去华人票,甚至连林吉祥和卡巴星也在国会选举中双双败北。安华的公正党也只能赢得6个国席,成绩差强人意。
安华因身陷囹圄,失去自由,也就无从影响2004年的大选。这一年在反对党各自为政下,国阵也把反对党杀个东歪西倒。
唯有直到2008年,反对党阵线才又迎来真正的第二春,有5个州政权落入反对党阵线手瑞安华用最快的速度组成人民联盟(简称民联),政局也因之出现大转变。
在2013年的大选,民联总算保住势力,但成员党开始出现严重和无可协调的矛盾,结果伊党与行动党断交,“民联”现已改为“希盟”。在未来的大选备受挑战,不但反对党阵营合作有问题,而且也没有把握达到变天的可能性。
如今加多了马哈迪及慕尤丁的新政党—土著团结党,它有助于反对党阵营多了一个“大党”(由大人物组成)。
这个党还有一个特点是设了PRESIDENT(主席)又设了CHAIRPERSON(总裁),预料将由马哈迪及慕尤丁分别担任。也只有高举马哈迪的牌子,才能展现新党的风采。至于与反对党如何合作,它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只得看下一届大选的成绩才能知曉。刊登于2016年8月15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