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10.16

香港电视业夕阳西下

30多年前,香港的几套电视连续剧风靡香港之外的华人社会,大家对电视剧的长篇感到非常兴趣,比看电影还过瘾。印象中记得脍炙人口的电视剧有《京华春梦》、《上海滩》、《网中人》及《千王之王》等等。由于情节细腻、故事感人,即使是长篇电视剧观众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然而这个行业也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原本马新及海外华人对香港的电视剧百看不厌,虽然不能直接收看香港电视台,但可通过租借。这一行业兴起于80年代,而在90年代达到高潮。接着进入千禧年,就是CD大行其道。这可称之为香港电视业的黄金时代,而最著名的是无线电视与亚洲电视的节目。
在那个年代,如有机会到香港一游或搞业务,自然不放过观赏香港的电视节目,甚至看到凌晨也没倦意。因为当时的马来西亚并没有24小时的节目,通常到了午夜就停播了。
后来马来西亚出现了寰宇电视,许多人赶上潮流安装,果然可以看到香港的电视剧,也可以看到选美节目和艺人访谈等等。自从有了凤凰电视后,它就通过ASTRO将大陆的讯息向海外传播。
当世界进入2010年后,高科技的变化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影片和电视剧已迎头赶上,它成为中国人及海外华人追求的节目。主要是中国通过专业培训出来的演员,不论是在学识、造型和演技上,都不是香港演员所拥有的。因此稍有名气的香港演员也不得不向内地发展,毕竟中国的市场大到许多的制作都有观众和欣赏者。再者,中国及西方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可以通过ASTRO饱览无遗。这就是说,中国的电视台节目已走进马来西亚,不再是敏感了。
另一方面,千禧年后,香港的影片走向没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再加上电视剧没有了卖点,真的没有办法与中国演员素质相媲美;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起用新人和让旧人转换角色,也让观众不断有新鲜感和对美的追求。
打个比喻来说,香港的电视剧原先以警匪交战或法庭案件最为出名,而在历史古装片上就远不如中国的布景和场景了;还有中国的间谍片、抗战片及警匪连续剧更是引人入胜,这又逼使香港的电视节目让位了。
最令香港人泄气的是亚洲电视在今年4月停播了,主要是收视率越来越差。
虽然继后有ViuTV起而代之,但首3个月它就亏了6800万港元,自然后劲乏力了。
剩下一枝独秀的无线电视也好不到哪里,它的收视率一年比一年差。例如在2012年平均收视率25点,但2013年跌至23点;2014年及2015年再跌至22点。到了今年(2016年),无线的收视率只维持在20点。
由此可见,在电脑高科技和手机千变万化下,已有越来越多的年青人不看电视,因为随身带的手机至为方便,要看什么节目都有;而电脑更是可以把整个世界收录其中,只要打开电脑,不怕没有节目看,就怕你没时间看。
当电脑和手机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媒体时,年轻的一代不看报纸或少看报纸;不看电视或少看电视也是一种趋势。
这使我想起马云的一句话:一位观众问他开启了阿里巴巴和网上购物的淘宝后,市面上的商店、杂货店乃至超市的生意已被网购取代,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关门大吉了。
马云说,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我马云不做,也还会有别人做的。因此传统行业当务之急是转行或作出改变,不然生意是难熬下去的。
同样的,除非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能向大陆和西方国家看齐,否则所谓李小龙式、李连杰式和成龙时代的电影电视片恐怕要靠边站了。

刊登于2016年10月17日《号外周报》第808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