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2.12.16

林吉祥驳斥“首相论” (直挂云帆)

最近坊间有出现林吉祥在下届大选时若反对党胜出后有望出任首相。林吉祥也马上驳斥是“无中生有”的谣言。
这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因为打从马来亚在独立前已确定马来人的领导地位,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当英殖民政府在战后(1945年)准备为马来亚实施新的宪制时(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1946年),已先把新加坡切开,因为如果组成马来亚联邦而把新加坡包括在内,则马来亚的华裔人口将占很大比数,甚至不少于马来人。因此切开新加坡意味着这个仍由英国掌控的自治邦(马来亚联邦)将拥有最多的马来人。例如在1947年的人口统计,扣掉新加坡的人口,马来亚联邦(半岛)的马来人有315万人,占49.5%;华人占233万人,占37.2%。这就意味着马来亚联邦将是一个由马来人主导的国家(一旦独立)。
不过这个“马来亚联邦”在马来人强烈反对下,终于被撤销。事情的因由是这样的,在1946年的34日,在柔佛的署理州务大臣拿督翁的号召下,有41个马来政团在吉隆坡举行大集会,抗议“马来亚联邦”的实施。这个宪制中不提马来人的特别地位,也没有重视各州苏丹的权力和地位。大会因此在群情沸腾下通过成立“马来人统一机构”(简称UMNO),进而迫使英国放弃“马来亚联邦”计划。在英国同意下,巫统(同年511日成立)直接与英国正式谈判,也在取得各州苏丹支持下,一个新的宪政诞生了,取名为“马来亚联合邦”(194821日生效)。
这就是说,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取代了“Malayan Union”。英国和马来统治者及巫统三方有签订一份协议书(Agreement)。这份协议书在独立时成为拟定宪法最重要的条文。
同样的,新加坡被排在联合邦门外,仍直接由英国管辖。相等重要的是,英政府在1948年的620日宣布在全国实施紧急状态,且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
在这之后,马来亚基本上归由马来人在主导政治,巫统开始活跃,也左右政治走向。
在没有任何悬念下,身为巫统创办人的拿督翁成为英政府争取的对象,委以“内政部长”。
比起新加坡,马来亚的政党政治的发展比新加坡快,比如在战后(1945-1955)的十年内,马来亚的政党有巫统、国大党(1946年)、马华公会(1949年)、泛马劳工党(1952年)、马来国民党(1950年被查禁)、急进党(1951年)及马共(1948年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后来又出现从巫统分裂出来的“马来亚独立党”(后易名为国家党)及“回教党”(伊斯兰党);而新加坡则有人民行动党、劳工阵线、巫统等政党。
1955年马来亚的大选虽不是十分关键的,但对政局有决定性的影响,结果是由巫统领导的“联盟”取得大胜,增加了东姑的政治筹码。他一方面在年杪与马共的陈平进行谈判,希望结束战争,以提高巫统(仍做不了主,因为权力仍在英国手里)的威望;但在另一方面,英国仍然采取一种保护政策,充分地暴露英国的伪善嘴脸。这边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50年),那边厢施用暴力来阻止马来亚的华人援助马共。一个所谓华人新村计划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在1950年统计华人已达50万人被驱入华人新村。
在这之后的历届选举,华人担任部长的数目都是有限的;在早期华人的官位最高是“财政部长”及“工商部长”。在1969年大选的“513”过后及1974年大选陈修信引退后,华人就不再成为这两个高级职位的部长。虽然马华仍有四名部长,但排来排去是属于第二层次的部长,如交通、房屋、人力、卫生、地方议会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因此讽刺马华“当家不当权”。
另一方面,除马华外,虽也有其他政党加入国阵,但所获分配的内阁职位也是有限量的,比如民政、人联各有一部长。再者即使1971年时,马华与行动党有过密谈分配部长名额事,结果是一事无成,因为吴福源所要的马华给不了。
根据历史纪录,华人能够染指高官的只有两个州,一个是槟州,另一个是沙巴。槟城打从独立起到今天,仍然是华人当家(首席部长);沙巴也一度是华人当家,但今天已不再是了。
直到今天为止,我们有听闻华人能做到最高级的是副首相,此事好像是在2013年大选前,安华向媒体说的。如果“民联”能在下届执政中央,他会建议林吉祥出任副首相,至于兼任什么部长则未有表露。他只是假定他在下届成为首相后,林吉祥才会有出头天。可惜这艰难的政治路,没有人看到未来。
如果我们以马来西亚的成立(1963年)来探讨就不难发现情势有微妙的变化,一边是版图扩大,马来亚成为马来西亚;另一边是加入东马的沙巴及砂拉越和新加坡,在种族比例上,华人与马来人的数目比较接近,但政府仍由马来人主导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李光耀在加入马来西亚时也没有表现出要成为未来的首相,因为他有先见之明,首相还是保留给巫统的。而在当时(1964年),李光耀的目的是要通过选举来取代马华的地位,以便由行动党与巫统直接合作。
当然也有人在过后的一些年认为李光耀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领军的,如果他能成功拉拢东马两个州,未来的首相也许会有改变。正当李光耀在盘算如何加入执政党阵营时,突然平地一声雷,东姑把李光耀的新加坡请了出去。在无可奈何下,李光耀只好做个小岛的总理,他也极不容易面对马来西亚与印尼带来的压力。有人形容新加坡是夹在马印之间的“小红点”。
李光耀也曾说过,未来新加坡可能又寻求与马来西亚合并,但谁知道呢?连上帝也不知道。无论如何,我们认为华人不可能有机会当首相,如果反对党真的创造奇迹,那么旺阿兹莎或慕尤丁或安华出任首相就比较浓了,林吉祥也只能尾随其后。这就是政治的现实。

刊登于2016年12月22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