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7.12.16

友族学生勤学华文 (天下纵横)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从2010年至2014年的4年间,华小的华裔生有减无增,例如在2010年,全国华小的华裔生有539621人;而到了2014年则减剩483852人。换句话说,华裔生减少了55千名左右,主要是因为华人的生育率降低。
本来在1970年之前,全国的华裔只有60%送子女入读华小,而另外的40%进入英文小学。但在这之后,由于英校已改用马来文教学,也就引发更多华裔家长把子女送进华校。无形中,华小的学生也明显的增加,例如在2011年的统计,96%的华裔家长已把子女送进华校。
除了因为华文日渐重要外,也因为在华小学生可以接受三种语文的教育,而不是单一的国语教育,自然成为华裔家长首选。
由于在华裔人口成长优先,华小的华裔生总是维持在50余万名左右,一度突破60万后又退了回来。
可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另一种新气象的呈现,那就是友族华小学生逐年增加而成为重要的一群。例如在1989年时,马来西亚的华小只有17千余名的友族入读(非华裔生),占华小总人数的3%。在1995年时,友族生增加至32千余名,占华小总人数的5.5%;而在1999年时,友族生跃升至65千名,占华小总人数的10.7%
2010年时,全国有72千余名友族生,占11.84%;在2014年时,全国有87千余名友族生,占15.31%(其中土著生66千余名,印裔生12千余名)。最新的数目,友族生已破18%大关。
根据所知,友族对华小兴趣的提高是有几方面的考量,一是中文日益重要而成为国际用语,友族重视对华文的学习也是情理之中;二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些早期进入华小的友族学生将更有机会获得公共单位的聘请,以成为或在华校服务或在部门服务的少数精英;马来人对中华文化的追求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谅解。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今不少华小,非华裔生比华裔生还多,将来会不会使华小变质呢?
有的意见说,学校打开门,欢迎任何种族入读,所以不必担心友族多了以后华小会变质,毕竟在华小内老师也会鼓励学生熟悉和热爱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文化。
这使我想起了满洲人在统治中国时,他们是心甘情愿地以汉文华语作为学习对象,即使因此满文衰退,也不认为满人这样做是“侵犯”他人文化。这就是说,满人学汉语后,汉满族群也就增进和谐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位受了华文教育的友族生来到华小或国中担任校长或教员或书记,已不能说他们不谙华语华文,华小就没有理由将他们排斥在外。
虽然在另一方面,我们的先贤早年创办华校是为了传播中华文化,也希望华人不要“数典忘宗”,一定要读华文,但我们也欢迎非华裔学生成为华小一分子。
由于时局的改变,进入华小的已不限华人子弟,而是友族的数目不断强化华小的地位。
这种“新常态”在未来的日子会被强化,华社该如何吸纳和理解这种趋势已成为我们无可避免的新挑战了。不过如果我们以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资产来看,就不必担心出资办华校,培养的不是华裔生的尴尬。毕竟友族若有朝一日也将华文视同英文一样放进所有学校的必修科目或让华小继续发扬光大,成为国民教育的一环,那就省掉华社使尽“洪荒之力”来解决华小面对的窘境和危机。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友族多多学习华文华语,正如英国人并不担心马来人重视英文。一旦鼓励更过的友族读华校,可以证明华文教育是具普世价值的。

刊登于2016年12月26日《号外周报》第818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