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9.1.17

马华应复兴三大机构 —牵头解决微型华小的困境 (现代春秋)

最近新学年开课的新闻主要是突显微型华小的“命运”一年比一年苦,除了听到所谓的口号:“一间都不能少”外,就是拿不出方案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所谓的董事会已没有权力而且也不是所有学校的董事会负责人是有钱的富翁,他们多数只能依靠政府拨款来完成修建或重建校舍;而政府的拨款也不是很顺畅的。例如在马六甲的巴力吉利令华小在1951年时创办,现在只剩下45名学生。因校舍遭白蚁蛀蚀,乃向政府要求拨款,结果苦无下文。这说明了不是每间华小都被幸运眷顾,除非在靠近选举或补选时期才比较有机会获得资助。
虽然很多人都说教育与政治无关,不要把政治拉进教育,但这种说法又不完全正确,因为华文教育的争取也是与政治分不开的,没有政治力量的支撑和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困难的。
正因为华教与政治的息息相关,当林连玉在1951年促成教总成立后,又于1954年促成董总的成立,以便与马华携手合作捍卫和发展华教。
有关合作的因由是这样的:
1952年殖民地政府通过的教育法令对华校至为不利,林连玉乃在1953年将马华公会与教总和学校董事拉在一起(因当时董总尚未成立),具备了三机构合作的雏形。
翌年(1954年),董总成立,也就比较正式地确定三机构的合作;尤其是在1955年普选前(独立前的选举),林连玉与东姑及陈祯禄会晤后,要求马华与华教团体站在一起,促使联盟政府(一旦执政)废掉1952年教育法令。
果然在马华同意下,林连玉也号召选民支持马华。由于一切在意料中的安排,联盟在执政自治邦的马来亚后,就在1956年组成教育检讨委员会,由教育部长敦拉萨牵头,林苍祐也是委员之一。
基本上,这份被命名为拉萨教育报告书的内容也被华社接受,而在1957年在国会通过成为教育法令。林连玉在欣慰之余,也在1958年成功地举行马华三大机构联系大会。有关的组织以马华总会长林苍祐带头(主席),而教总及董总尾随其后。
但不幸的,在1959年马华发生内讧,林苍祐大权旁落后,马华三大机构终于进入冬眠而无法再操作。
因为马华的新领导层(陈修信取代林苍祐)与教总和董总的路线格格不入也就产生裂痕;尤其是马华不能苟同教总要求列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
就在马华与华社处于“冷战”时刻,另一份达立教育报告书在1960年出炉了(以当时的教育部长为首)。更甚者,它在1961年成为教育法令,完全改变了华校的面貌。
新的教育法令规定所有的华文小学转型成国民型华文小学,全归由教育部长掌控;而所有的华文中学要么接受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或成为独立中学。前者将归为政府控制的学校,后者则保留学校某些权利。林连玉就此大举反对1961年的教育法令,立场与马华针锋相对,也就在同年被褫夺公民权。至此,马华与华团中的教总和董总已分道扬镳,对华校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阻力和变化。
其中最明显的是华文小学被纳入政府学校后,董事会或信理员仍保留校舍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形下,政府也就出绝招将土地校舍不属教育部的归纳为“半津贴学校”。所谓的半津贴学校是指校地不是政府的,因此任何的重建、扩建或修建乃至迁校的开支都由董事会负责,也可以请求华社捐助。政府也只承认全津学校是一手由政府包办校舍的重建或扩建等,因为校产归政府。
我也曾针对这个问题询问教育局高官为何要区分半津与全津?他的回答是:政府有时想对学校进行发展,但有些土地属于教会或某些单位的,又不容易找到相关人士签署,也阻碍了图测的批准。就他看来,不合作的不是政府而是董事会(此说有所争议)。此外即使校地不属政府,若没有教局的批准,谁也不能在原地办学校。既然校地只准用作教育用途,则学校能否操作和存在就由政府来决定了。
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副教长张盛闻的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一所学校完全没有学生,教育部将会视察一至两年,过后若还是没有新生,才会将有关学校关闭。
这种说法是很令人纳闷的。首先有关学校陷入困境已不是一两年的事,很可能是至少五年的事。来到今日的窘境是没有学生入读,有的只是三几位或一位学生。像这样的学校还要观察一两年,也不知是何逻辑?
其实在所谓一间都不能少的“坚持”下,政府倒无所谓派出老师或职员上班,反正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按照张盛闻的记录,在全国1298间华小中,有455间的华小是少过150名学生的微型华小,占总数的35%。在微小中有28所的华小学生只有1019名;48所只有2029名学生;62所的学生只有3039名;48所的学生4049名;181所的学生5059名,另外有70所的学生不超过150名。
既然已知问题的严重性,张盛闻倒促请华社关注这些微型华小的去向,探讨是否让这些华小自动停止运作或搬迁。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做法,似乎将问题本末倒置。如果回顾50年代,马华是董教总的领路人,也是华社的主导者,它应该重振或复兴昔日的三大机构的合作与团结,由马华领导,而不是将问题交回给华社,似乎微小的存废与马华无关。
因此张盛闻今天需要重视的是他在扮演什么角色?马华在扮演什么角色?既然不少华小在风雨飘摇中,反倒问华社要不要存在?
马华千辛万苦争回一个副教长的目的是什么?恐怕廖中莱也心知肚明。
归根究底,从历史来看既然华校与政治分不开,那么马华肩负起领导作用是责无旁贷的,不要把球丢回给华社。学习林苍祐在马华的身体力行,对张盛闻而言是有例可循的。

刊登于2017年1月9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