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台湾纪念“二二八事件”70周年,蔡英文以总统的身份强调必须更彻底调查“二二八事件”的真相,并追究事件的责任归属。
她在接见返台的海外“二二八事件”受难者遗属时进一步指出:70年前的威权统治(指蒋介石的独裁统治),错误地让各位遗属失去至亲家人,也让台湾社会损失几乎一整个世纪的精英。
因此她认为虽然自1995年以来李登辉主政时针对“二二八事件”作出道歉,但还是不够的。
为此,她比起她的“前辈”陈水扁更为积极地进行反思和追究责任,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民主、公义和团结的国家”,才能算是对二二八受难者的最重要的交代。
在陈水扁当政时期(2000-2008),他出版了《二二八事件档案汇编18册》;而蔡英文在2月23日主持第19册至24册的发布会,以显示民进党对“二二八事件”高调重视。
当然蔡英文的讲话是“话中有话”,希望能够凭借“二二八事件”唤起台湾民众对国民党的厌恶;进而与中国共产党划清界限。
但蔡英文能否让“台独”的理念在全台湾发酵,倒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因为有各种内外来的因素和压力阻止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所谓“二二八事件”是指1947年的大悲剧。在2月27日当天,台湾的专卖局缉私员在台北天马茶房前使用暴力查缉私烟,结果造成一个卖香烟的摊贩老太婆林江迈被打伤;而围观者陈文溪被枪杀。翌日即28日,市民义愤填膺,前往行政长官公署前示威请愿,但遭卫兵开枪扫射,更激怒民众将之演化成反政府示威,连同外省人也被打。继之,负责治理台湾的陈仪(行政长官)暗中要求蒋介石调军援助。当国民军于3月8日由大陆抵达台湾后,大举枪杀和逮捕示威人士,其结果是台湾人民对国民党的残暴统治身痛绝恶。也因为这一不能忘记的“仇恨”,触使台湾当地人萌起“独立”的念头。据不完整的统计,暴乱事件延至5月16日才结束,先后有近万人死伤。
本来台湾已于1895年的“甲午战争”后割让予日本,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后才将之还给中国。
在当时,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首长,大权在握。因此日军投降后便把台湾交回给国民政府。蒋介石也就派出陈仪前往台湾接收主权。这意味着,台湾又回到中国的怀抱。
蒋介石对台湾的重视是要将它列为最后的“堡垒”,因为他不知道能否打败毛泽东的解放军,因此需要留有后路。
不幸的,在陈仪的治理下,台湾陷入治安不良,军队无法无天,再加上贪污成风,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理民生感到失望乃至绝望。
当1949年蒋介石丢了大陆后,他就对台湾进行专制的统治。前前后后,台湾有38年(1947-1985)处在戒严的年代,至少又有数万名民众在白色恐怖时期死亡、失踪和被监禁。
虽然蒋介石在1975年逝世,但并没有结束军政统治,因为接班的是蒋的儿子蒋经国,他直到1985年才解除戒严令和言论封锁令。
因为早在80年代初期,就有一批党外人士(非国民党人)在蒋介石逝世后推动民主运动,更主张将“二二八”列为和平纪念日,但有关建议不被接受,也就在1979年杪之后,发生一系列的命案和示威活动,如林义雄命案、江南命案等。有关事件也被称为美丽岛事件,因为这一批人办了一份美丽岛杂志,鼓吹自由与民主,向国民党发出挑战。
1986年,这批党外分子借美丽岛事件成立了民进党。这个政党打着“台独”的旗号,与国民党唱反调(国民党源自大陆,是孙中山所创,自然不会公开叫嚣“台独”,因为在两蒋时代是主张反攻大陆的)。
民进党的成立无疑是促使台湾土生土长的人对外省人(大陆人)有所不满和怨怼,加上后者以统治者的姿态欺压台湾的本省人,也就给民进党一个机会起而执政(民进党的陈水扁在2000年至2008年当选总统)。遗憾的是,陈水扁贪得无厌,也就给国民党反扑的机会,马英九在2009年至2016年担任台湾总统就表明民众不能接受贪赃枉法者主政。
可是为什么在马英九之后,民进党又能卷土重来呢?那是因为民进党成功地与陈水扁切割,而蔡英文女性温和的形象也打动了选民的心。
不过蔡英文既然领导民进党,也就不能违背党的意志,在有意无意中亮出台独的牌子,例如不承认“九二共识”;巧妙地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对话和希望能接近特朗普,并希望能与习近平对话的用意是想传达台湾的实体,而这个实体也反映出台湾具备了“主权体”的条件。
虽然今日的两岸关系与过去的两岸关系已大不相同,也出现了新一代背向大陆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许会在未来的选举从中崛起,因为在2016年的选举中,青年占领政治(占了5席)已探出头来,力量不可小觑。
无论如何,在大环境下,不论是否借用“二二八事件”,或抗日战争时期的主导地位或台湾的民主模式的示范,仍然不至于否定和否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与其在历史事件中去孙中山化、去蒋介石化、去国民党化,不如采取务实的行动,让台湾人民能从大陆的经济开放政策中受惠。
马英九建议要客观看待二二八事件,蒋介石虽有责任,但他对台湾的发展也有贡献。因此他不同意全面否定蒋介石在台湾的历史地位。
历史虽然是不可忘记的,但未来对新一代人民更是重要。刊登于2017年3月6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