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3.12.17

细说韩江(九) 后期培养六位总编辑

回顾1978年到1988年韩中的新闻专修班虽然规模不大,但确实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士。
当我们在201178日迎来了这一批离校二十多年的同学时,我们对这些百余名的“学子的回归”感到意外的惊喜,我们不但很久没有见面,而且也因失去联系而不知道他们生活过得怎样。
终于他们用“黄金十年,快乐回家”作为主题,并与当下正在攻读文凭班的学生交流,答了一些工作性质的问题。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一批旧同学的表现竟然青出于蓝胜于蓝。当我回顾七十年代有四位韩中校友出任四间华报总编辑时,没有想到江山代出人才,过后他们的成就不逊于七十年代的学长,更是凌驾于我们。例如仍在《星洲日报》担任总编辑的郭清江(侯雅伦则担任执行编辑)、仍在《南洋商报》担任总编辑的陈汉光、仍在《光华日报》担任副总编辑的张易雄(已故总编辑胡锦昌是在2014年逝世的)、仍在《光明日报》担任副总编辑的李子宗(前总编辑刘汉良是韩中的学生)、仍在《新生活报》及《号外周报》担任执行长的萧瑞云(她原是这两间报章的总编辑)、《风采》杂志总编辑林惠霞、《中国报》助理总编辑赖伟明(目前担任北马区经理的林结凤及北马区采访主任的郑宝美是千禧年后韩院的毕业生)。
还有的已进入电视台和电台工作,更有的远赴海外深造,也有的已考取博士学位。总而言之,在那个设备极简陋的年代。学习多靠自己,也会有出头天。他们不但迎合时代的需求,而且也为报界造就人才。
不过今天的职场要求已不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衔接大学的方便,有的学生去了西方国家的大学,也有的学生去了中国和台湾。结果他们都能如愿以偿。
当我们在2012年提供3+0学士课程时,不但节省了学生们的费用,而且可以向政府高教部(PTPTN)借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不少马来西亚的大专院校也已提升至大学水平,使到马来西亚成为东南亚的教育中心之一,无形中吸引许多来自中国、印尼和泰国的学生,还有一些来自非洲国家保送的学生。
所有这一些的私立院校(到后来发展成大学院校)全是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式教育。在当时政界及教界人士向政府进言:何不开放大专院校以吸纳外国学生?这对马来西亚有弊无利,可以吸收很多外汇。就这样许多的院校纷纷赶上时代的列车了。
韩江学院也不例外,虽然我们在时间是迟了一步,但综观世界的转变,我们的机会是存在的。既可向西方大学合办双连课程,也是一个新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2003年设立韩江华人文化馆,为中文系的推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后来又开设韩江电视新闻中心,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的机会。他们可以在韩院内一边读书,一边学习;他们也可以参加校外的活动。韩院也就建立起它的独特地位了。
今天一些大学院校设立了传媒系,也引用韩院的一些模式,甚至试图突破韩院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批学生在当天捐助二万元马币予韩院,而让人意料之外的是林景汉在获得五万元补偿金后,也全数捐给韩院,而且同意庭外解决拉了多年的官司案,他把韩新学院改成“大同韩新学院”,我们也不认为是抄用韩院之嫌,双方和气收场。

(九)
刊登于2017年11月13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