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3.12.17

细说韩江(七) 韩中陷入董教纠纷

1986年中,一边是教师职工会要求董事会承认其地位;另一边是董事会不能接受职工会的要求,双方分歧进一步扩大。
到了11月份,学校全职教师有79名,而其中54名教师是职工会成员,他们都收到约满通知书,非职工会的多数教师也接到同类函件。董事会的目的是让教师重新申请“续约”,而职工会坚持要有生活保障。
由于双方僵持不下,结果职工会于同年12月入禀高庭,禁止校方一方面征聘新老师,另一方面无理解聘原有职工。
在翌年(1987年)的正月份,高庭发出谕令学校必须让原有老师回校上课。经董事会上诉后,此案又拖拉至年中判决:有关纠纷转交由工业法庭而非槟城高庭解决。
这意味着董教官司案从高庭移向工业法庭,从1987年起至1995年,官司一直未见“鸣鼓收金”,而是一来一往的“纠缠不清”。直到1996年韩中董事会改组后仍未完全解决。
在新董事长陈国平领导下,董事会决定将所有官司案交法庭处理,学校不再直接涉及此案。该判的就判,该赔的就赔,以切割职工会与校方的联系。
吊诡的是,有关韩中掀起的董教官司案的主角之一竟是韩江新闻专修班的主任林景汉,他既主管新闻专修班,也成为职工会主席。虽然独中老师组织职工会不是非法,但教育本身既是非盈利机构,也就对职工会的存在发生矛盾和冲突。董事会认为若此风一开,承认职工会,将会在后来影响其它独中亦步亦趋。
还有,国民型学校的老师是由政府发薪的,也有制度规章。况且教师被列入公务员后,已是属于“铁饭碗”一族,并有多项福利,如低息购屋、低息买车等等。
反之,独中老师就只得视学校的制度处理,没有统一规章。因此也不时听到“老师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更有所谓“独中校长不是人做的”似是而非的言论。
因为董教纠纷是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最严重影响韩中元气,因而被形容为“十年浩劫”是不为过的。
这十年的创伤几乎让韩中沦为小型中学,学生人数猛降,从近3000名落到1995年时只剩下360名。更惊人的是董事会从庄锡号到方木山领导期间,付出的教师补偿费是不间断的。老师不论新旧都无心教学,学生也少到面目全非。
这个时候,深受打击的也包括新闻专修班,它产生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林景汉安排各华报与新闻班讨论达致“承认”文凭的事,而董事会对此不知情有所不满。其二是新闻班的招生有限,学校几乎是倒贴的,加上职工会事件也闹得不安宁,董事会乃决定在1988年停办新闻专修班。在这十年间,共有359名入读,其中有167名在新闻界工作(占47%),非新闻工作者有59名(16%),余者不详,有的自行创业或未再与学校有所联系。
167名进入报社服务的,96人任记者(57%)、编辑51人(31%),余者则担任报社各职务,共有21人(12%)。
后来也有人转行转业,但这一批学生形容他们的年代是“黄金十年”(1978-1988),因而在2014年时,这一批校友返校庆祝离校25周年,一时又让人回想起昔日的“欢乐时光”。其中最让人诧异的是,这一批毕业生更不遑多让七十年代四位校友担任四间华报总编辑。因为他们同样有精彩的人生。

(七)
刊登于2017年11月11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