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3.5.18

第六篇:1978年大选 胡先翁收拾回教党 又让马哈迪当继承人


在国阵于1974年大胜后,下来有几个重大的变化。其一是马中的交换大使在1975年才落实,但只限于官方对官方的交流,尚未开放给民间对民间的交流。因此要去中国探亲,治病和从商乃至旅游等,都要经过政府签批,不能随意私访。
以中国广州交易会来说,每年的春秋两季展销会举凡马来西亚商人要赴会,必须通过“国企”,而后一层层通过内政部调查,方准赴会,而且也只限在广州市一带,不可擅自离开广州。
虽然马中已建交,但有不少的约束,比如使馆的工作人员有限制,外访各州也要照会外交部等等。因此在初期马中关系发展缓慢,直到马哈迪上位后(1981-2003),马中关系才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1989年完成马政府、泰政府及马共的合艾和平协议签署后,马共放下武器得以重返国家开始,政府就放宽法令,让人民较自由地赴华访问,也随后出现多个宗亲与乡亲联谊会的组织,大大地促进民间交流,包括投资联营、学生留学及体育文化活动等等。在2010年后,更见蓬勃开展,马中关系晋入一个新纪元。
其二,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不幸于1976年病逝,由其襟弟胡先翁(他是巫统创办人拿督翁的大公子,也与敦拉萨有一些关系,因为他们两人先后娶了姐妹为夫人,可说是姻亲关系)上位接班成为第三任首相。
胡先翁碰到的第一个大难题是挑选副揆人选。他原本要调升内政部长雅沙里沙菲宜兼任副首相,但因后者只是巫统中委,在传统上不具备当副首相的条件。因此当时的三位巫统副主席一起向胡先翁“摊牌”,要么从三人中选一人,要么他们集体辞职。在左右为难下,胡先翁最终作出令人意料之外的决定,他挑选三名副主席中得票最少的马哈迪(党章没有规定要跟随得票排先后秩序)出任副首相。
这一下子,另两位副主席的嘉化峇峇在生气下不接受入阁;而东姑拉沙里(也是副主席)虽心有不满,但也继续担任内阁中的财长。也因为财长握有实权,造成东姑拉沙里后来以财长身份对身兼贸工部长的马哈迪有些冷落,使到后者伺机报复(他认为东姑拉沙里蔑视他的副相职位)。
其三,在胡先翁上位后,他在1977年发现加入国阵的回教党(伊斯兰党)有异常动向。先是通过丹州联委会,要求罢黜亲巫统的纳西州务大臣职(他是敦拉萨在1974年大选后委任的。当初回教党不在意,后来发现不对劲,也就不满巫统干预回教党政务),但大臣也有其基层进行反击,号召6万人大示威,此举更激起回教党开除其党籍,并在立法会议上对他投不信任票而通过(19771015日)。
不甘束手就擒的纳西在4天后又发动大规模的群众大会,引发两派的冲突暴乱事件,导致中央宣布紧急状态,接管州政权。在同年的1213日的国阵会议上,开除回教党的国阵“党籍”。
1978年胡先翁先于3月举行丹州选举,以挫回教党士气。结果回教党只剩下2个州议席,州政府拱手让给巫统。
其四,胡先翁在197878日举行全国大选投票(是为独立后的第五届大选,也是连同独立前算在内的第六次大选)。结果获得空前胜利,在总数154席中,国阵赢得131席。回教党惨败,只剩5名国会议员;行动党则有16席,反对党合起来不过21席,强弱分明。
正当胡先翁踌躇满志之际,他在19789月党选上碰到了克星也提名角逐党主席。这位克星是苏莱曼巴勒斯丁(Sulaiman Palestin),时任槟州立法议会议长。本来他是不够资格挑战胡先翁的,但因背后有人,也就敢敢豁了出去。
原来他是哈仑(前雪州大臣)的亲信;特别是在哈仑面对官司和失掉党内的支持后,更需要亲信出马。
不论苏莱曼的做法是对或错,他却给已在坐牢的哈仑(因贪污罪)一股力量,但事不从人愿,苏莱曼的努力最后是一场空,过后他也销声匿迹于政坛了。
担任了5年首相的胡先翁感到心力交瘁,乃在198179日将棒子交给副手马哈迪。
从那一天开始,马哈迪正式成为第四任首相,开启了他的政治长征。


刊登于2018年5月21日《号外周报》第889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