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4.6.18

国阵已没有未来


2018509大选成绩出炉之后,执政61年的国阵终于在一夜之间大厦顷塌,虽尚未被夷为平地,但已是满目疮痍的废墟(阿末查希语)。
在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告诉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是可以改朝换代的。在这之前,人民是难以想象“变天”是什么?因为国阵巫统不断告诉人民,执政党是不会失败的,巫统不只要经历百年,更是千年不倒。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
其实经过2008年的308政治海啸、2013年的505华人海啸及2018年的509全民海啸后,已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了人民求变的决心,不再相信执政党是永不失败的。
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善于求变的国阵却对2008年及2013年的教训无动于衷?原来在巫统看来过去两届大选自己并不是输家,而是保住了70%以上的席位,被挫的只是华基政党和印裔政党,既伤不了巫统元气,也就不需求检讨或改变招牌的想法。
不幸的是,纳吉没有学到其先父的勇于改革和变革的精神,只是带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按既定方针办事。就因为这样的苟且态度再加上不少丑闻疑云一直挥之不去,其结果就是各族人民第一次用选票来扳倒“不倒翁的国阵”。
国阵的失败是因为已忘初心,更变质成没有作用的门面。历史告诉我们,当1969年爆发“513”悲剧后,国家的权力就由东姑转给其副手敦拉萨。不论是否是东姑所说的“宫廷政变”或“民心思变”的结果,国家的格局是完全被改变了。
在这个时候(1970年)敦拉萨在金马仑与他的谋士讨论后,决定以新的组合稳固政权。这些重臣包括时任内长的依斯迈及外交部常务秘书长的加沙理。联合政府也就在1972年出炉了。
与此同时,也因为敦拉萨急于改变外交路线,因而重用两位政治秘书阿都马日及阿都拉阿末和左翼报人沙末依斯迈一起转动国家外交政策。其中的错综复杂关系在马哈迪的回忆录中有所提及。
顺着内外政策的改变,敦拉萨在1974年率团访问北京,达成马中建交大事,大大地争取华人对政府的信心(1969年的大选,联盟严重受挫,反对党国会议员增至49席。更甚的是,丢失槟城执政权)。
敦拉萨虽然面对马共游击战未停止的威胁,但他率先征服“华人反政府”的思维。
接着在时机成熟下,敦拉萨将“联盟”(1954年成立)的招牌取下,换上“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的招牌。成员党从3个扩大成9个,即除巫统、马华和国大党外,另收编伊党、民政、人民进步党及人联党,再加上沙巴的国阵和砂拉越的国阵。
从那一刻开始,国阵每届大选都安然无恙。换句话说,从1974年到2004年的整整30年,国阵手下无对手,人民也开始相信从联盟改为国阵之后的风水是大起大旺,反对党只能叨陪末座。
讵料2008年的大选,竟全面动摇国阵的基石,蒙受严重失败的马华和民政领导人也发出各式各样的怨言,促请国阵改变大方向,停止种族歧视和公平对待各民族的政策和措施。但除了听到巫统应酬式的同意要检讨和改善外,一直空雷不雨。
即使首相在2009年换人,阿都拉将政权移交给纳吉,但在2013年大选后,纳吉依然把国阵当成选举的工具,改不改都无所谓。最后在2018年给纳吉带来政治灾难。
如今巫统只剩下54席,其他成员党兵败如山倒,政权已转移到希盟手上。
眼看大势已去,沙巴起而发难,拜林的团结党宣布退出国阵;继之巫统也失去沙巴政权,转而弃巫统与拜林结成一体,采用“团结阵线”。
随着民兴党的崛起和国阵的没落,标志着沙巴政党不再需要国阵的庇护和指引了。
继之,砂拉越也可能会有变化,主要是看土著保守党的态度。如果它转向希盟,就是砂州的变天,国阵的存在已没必要了。
一旦东马弃国阵而另行结盟,我们也可以想象西马的国阵在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下,已完全失去功能。目前国阵执政的州只剩彭亨和玻璃市(如今巫统又陷入内讧),但连一个马华民政议员都没有,国阵存在的价值大打折扣。
如今巫统也忙于救党之际,自然没有时间伸出援手挽救国阵,也只好由其他成员党看要不要存在。


刊登于2018年6月14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