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5.19

“五一三”事件50年祭


513”事件是指在1969513日发生在吉隆坡的种族骚乱和暴动,主要是涉及马来人和华人的冲突,也在同一天政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虽然冲突的焦点是在吉隆坡,但政府还是将全国列为戒严区。
整个事件不但成为国家历史的分水岭,而且也全面地改变了国家的政治生态。一个与过去大不同的“新政局”诞生了。
它的导因是这样的:1969年是马来西亚第三届大选。因为新加坡在1965年已退出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家。因此马来西亚就剩下马来亚联合邦(共11个州)及东马的沙巴和砂拉越(后来修宪被改成马来西亚由13个州组成,引起东马政党大为不满)。
选举定于510日投票,但选举成绩陆续出炉后,让朝野政党人士大感惊讶。在一方面是执政的联盟在西马只赢得66席(总数是104席),在东马则获得29席(共有40席),合起来有95席(东西马合起来共有144席),也就意味着联盟仍执政中央,但已失去2/3多数席的优势。
在另一方面,刚在1968年组成的民政党在林苍祐的领导下一炮而红,在1969年夺得槟州执政权(以16席对行动党的3席、人社党的1席及巫统的4席,马华全军覆没),震惊国内外。
不仅于此,联盟也未能在雪兰莪和吡叻州组成州政府,而这两个州一向以来是巫统的囊中物。
联盟在雪州拥有14席(总数28席),刚好半数,未能组阁。而在吡叻州联盟有19席(总数40席),未过半数,更不能组阁。吉兰丹一向归伊斯兰党,也就没有争议,槟城一向由华人担任首席部长 ,也被接受。最为争议和巫统最放不下的是雪州政权,因为当时行动党的吴福源有邀请陈志勤合组政府,但不被后者接受。
513日:也因为“获胜”的反对党有“胜利游行”,而不甘示弱的执政党也在晚间举行示威,结果酿成种族冲突。
在局势失控下,仍掌握中央政权的联盟即刻在晚间宣布首都戒严,及后扩大到全国范围。三天后(516日),东姑宣布成立“国家行动理事会”,由副首相敦拉萨担任主任,拥有绝对的权力发号施令。
不过反对党也在国会赢得最多席位,计有伊党12席、行动党13席、民政党8席及人民进步党4席;而联盟在西马拥有的66席中,有13席是马华的国会议员。
到了923日,东姑出版的《五一三悲剧前后》一书,指责共党鼓动骚乱。不过内政部长敦伊斯迈在较后时提出与东姑相左的看法。他说:“我们发现共党与我们一样感到震惊”。
10月份,局势基本安定下来,官方公布死亡人数有196人及受伤人数439人。但有人认为数目存有争议,究竟真相如何?尚待进一步揭开史料才有答案。
当东姑在1970921日被逼辞职后的隔天(922日),敦拉萨则在皇宫宣誓就任第二任首相。他在致词中首次提出“以党治国”的理念。他说:“这个政府是基于巫统组成的。我把这个责任交给巫统,以使到巫统能决定其形式—政府应跟随巫统的愿望和需求,并实施由巫统决定的政策。”
这一席话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成为巫统的信条,也成为联盟/国阵的“座右铭”。一党独大就是这样形成的。
除了提出五大原则外,敦拉萨也提出新经济政策(1970年),言明要在20年内达成“消除贫穷和重组社会”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土著权益提高到30%,外资则从40%减剩30%,非土著包括华人则拥有40%
当国会在1971年重开后,政府提出修宪,禁提敏感课题。翌年(1972年),联盟组成联合政府,将民政党、伊党、进步党和人联党收编,且在1974年改称国阵。因此不论是胡申翁、马哈迪、阿都拉及纳吉都是沿着“新经济政策”的理念操作。即使到了1990年,马哈迪将之转成“2020年达成先进国宏愿”,也没有偏离新经济政策的轨道。
2018年马哈迪重掌政权后,其土团党又似乎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引进巫统的议员和精神,并没有与过去全面切割。
因此对五一三事件的解密是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让当下的人民了解真相,而且对年轻一代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讯,进而以史为鉴,不让悲剧重演。我们不能因为巫伊合作而继续封尘五一三密件,这是因噎废食的下策,也是对历史的隐瞒。
刊登于2019年5月20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