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8.7.19

事情正在起变化


马来西亚政党间的矛盾和斗争很难用“敌我矛盾”和“人民矛盾”来区分,因为马来西亚的政党已经不再分“敌我”,只是怎样做到“利益的合作”。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同志),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敌友之间说换就换。
虽然今天在马来西亚发生的政治运动与50年代的中国政治运动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倒可以引用毛泽东主席在1956515日的著名社论(在人民日报)的标题《事情正在起变化》作为马来西亚当下的政治参考。
毛泽东当年的社论是有感而发的。因为在19562月,苏共召开第20大会议。在会上,新领袖克鲁齐夫的“秘密报告”中严厉批判斯大林(1953年逝世),并全盘否定其功绩。在历史上有人形容为对斯大林的“鞭尸”。
毛泽东对克鲁齐夫的做法很不满意,连带也思及中国若在他之后,出现克鲁晓夫式的接班人,他本身岂不是成为被否定的人物?
结果不出所料,毛泽东发现国内的右翼份子借题发挥,借故政府推出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事咒骂共产党和要求轮流执政等言论,促使毛泽东预感到变化正要发生,必须防范于未然。
这之中“民主派”(民联副主席)的罗隆基(森林工业部长)因苛责中共政策而被划为“右派”。1958年被撤职,1965年病逝,终年69岁。
这一篇社论揭示了毛泽东决心将整风运动转成“反右斗争”,也开启一连串的运动,直到“文化大革命”才结束(1976年)。在这个过程中,它已不分内部矛盾或敌我矛盾,而是由主流派来定性,目的是通过舆论和运动来改变既定“决策”。
反观马来西亚的政党政治,虽是与中共体制南辕北辙,但这些结盟的政治人物也各有心思。例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接班人问题,也是面对“事情正在起变化”。如果说早前市面谣传说巫统的37名国会议员和17名伊斯兰党的议员表示支持马哈迪任相至下届大选(即2023年)为止,尚不能当成一回事,那么当下的各种噪音已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所为而来,隐约中在边缘化安华。
虽然马哈迪没有宣布离职的日期,只是说任职绝不超过3年,但较后就把相位交给安华。因此不论他是在位2年或3年,安华似乎已被“钦定”为接班人。
这又让人回想起20年前,安华已是“坐亚望冠”的接班人,也没有人料到会出意外。事后也正如外界无法想象的,安华不但被开除党官职,而且也被控上法庭判监,相位离他是太远了。未想在20年后,又是枯木逢春,不知是安华的运气好,还是马哈迪的魅力,这两位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同志,竟在1998年一夕之间变成“敌我关系”;更在20年后又化敌为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变化。
安华一时之间也陷入痛苦的抉择。在左顾右盼下,最终选择与马哈迪重归于好,希望有机会圆一个“首相”梦。
当时为了清除疑虑与障碍,在大选前希盟内部就传出马安经同意一旦执政,则由马重作冯妇再交安华拜相。如果在大选后不再挑起课题,安华也就不必耿耿于怀,也不必加快其“接班”的准备。这包括安华在2018年被赦免,得以全面从政后,就及快提名任公正党主席,又于较后重任国会议员。在万事俱备下,安华入阁已是必然的事。但人算不如天算,安华直到今天还是没有一官半职,他还得每周与马哈迪交流。内心的煎熬非外人所能理解。
本来若是有人向马哈迪吹吹风,情况可能好些,但公正党偏偏只剩下安华的太太及女儿有话语权。如果她们喋喋不休,会惹人“讨厌”,自家人为自家人说话。但放眼一望公正党内能为安华说话的人,除了阿兹敏外,再也没有更有份量的人了。拉菲兹虽是被委副主席,但无官无权,人微言轻,起不了作用。而从中崛起的阿兹敏在2014年因“大臣位”之争与安华失和后,就在党内“另树一帜”,形成另一个强大的派系,也成为党内的实力派。加上阿兹敏不但有官职,也有接近马哈迪的优势。他如果倒米,形势对安华就不利。
问题的复杂化和更具“爆炸性”,是因为阿兹敏说马哈迪与安华之间没有协议,也没有与希盟有协议,他是附和慕克力接受《日经亚洲评论》专访时指出,希盟或许有交棒的建议,但没有口头或书面协议。
慕克力也说,他期待在将来能在中央内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也暗示他若有机会,也不会拒绝领导国家。
阿兹敏之所以节外生枝是因为他近来也惹事上身。市面上传开的“男男短片”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形象乃至仕途,这无形中造成他与安华的嫌隙更大。就在安华尚未对这类的“伤言”给予回应时,他的谨慎言行和不愉悦的容忍不但不像是他一向的性格,而且棱角已被磨平,反映出安华如同换了一个人;甚至连马哈迪提议巫统齐加入土团党他也没甚意见。因为他知道优势在马哈迪这一边而不是在他这一边。
当阿兹敏公开表示转向支持马哈迪而不支持安华时,已意味着前者已成为催化剂,对准安华当头一棒,力使“接班”课题被炒热。这种短兵相接的斗争兴许是两败俱伤的。
当政治来到窝里反和盟友反的阶段,已意味着变化正在酝酿中,不时打破既定方针,就是改变人事。
如果说毛泽东是让变化产生一个又一个运动而巩固红色江山;那么阿兹敏这边是为安华的政途蒙上阴影。这对师徒的叛变,说明了政治是残酷的。
可以这么说,当下马来西亚政治的变化是马哈迪政权正在稳固中,包括阿兹敏或会拉拢一批公正党议员与马哈迪结合;若再加上巫统的议员,则土团党取代巫统也就指日可待了。相对的,安华的相位也会因权力在握的一派让事情有所变化下,安华已成为被动的角色,一个不谨慎将会被排出局。
因此“事情正在起变化”既适用于昔日的毛泽东,以证明他的权威;也适用于今日阿兹敏的反击,以证明他不是省油的灯,也可以让现实起了变化。两件大事中,我们看到事情正在起变化。
刊登于2019年7月18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