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春vs.曾永森
前面四章写过的名人都已先后作古,但今天第五章的主人翁都还健在,一个已迈入85岁高龄;另一位则已是88岁高龄,双方曾经是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而且也曾在政坛上大展身手。
我们先说第一位主角,他是于1935年在北根出生的李三春,是马华老大当中,学历最低的一位,于小学毕业后到新山英校受教育。约在1955年参加马华公会,而在1957年在柔佛当福利官,是一个不显眼的小官。
但在1959年时,只有24岁的李三春被马华推派成为国会候选人,结果一炮而红,当选柔佛州居銮北区的国会议员,奠定了他亮丽的未来。由于他未介入1958-1959年马华的派系斗争(陈祯禄和陈修信对垒林苍祐和杨邦孝),当林苍祐派失势后,陈修信从中崛起。因此在1961年,李三春倒向陈修信而被委为“联盟执行秘书”,当时的联盟总秘书是陈东海,是由东姑钦定的。
不久之后,李三春被陈修信(财长)委为政治秘书。但在林苍祐当红时(1958年),李三春只是追随左右的人(到了70年代他纳入林建寿(林苍祐的死对头)加入马华,倒成了李三春向林苍祐逼宫的筹码)。
1963年,马华青年团组织扩大,出现了马青团的选举,李三春因而当选马青总团长。
虽然马青已在1954年成立,但延至1963年才发展成活跃的组织,成为母会的急先锋和打手。此时是李三春意气风发的年代。他在1964年参加国选再次胜利后封官,被委为劳工与人力部政务次长。
另一方面,也是在1964年,另一位主角登场了,他就是后来也名噪一时的曾永森。
曾永森于1932年出生在霹雳的积莪营,毕业于钟灵中学,后负笈香港中文大学。及后又转赴伦敦林肯学院考获律师文凭,在1961年成为执业律师。
曾永森在出国前曾在《光华日报》担任记者,小有名气。因他不是草根出身的马华党员,当他在1964年被敦拉萨副首相提拔成为国会候选人时,马华上下除惊愕之余也没有太大的反对,毕竟曾永森是在白沙罗区(属于左派的强区)对垒社阵的陈凯希,胜面不大。结果这位横空而降的政治宠儿竟然顺利过关而当选国会议员。
不宁唯是,敦拉萨也通过东姑委任曾永森出任政务次长,真是一当选就做官,使到众多马华党人不服;尤其是李三春,在党拼搏多年后,才获得小部长职位,曾永森又何来资格当官呢?
斗争归斗争,合作归合作,手段高明的李三春只得见机行事,他要让曾永森尝到他的厉害。当1969年大选时,曾永森就在原区马失前蹄,败给行动党的何焯欢,也失掉部长职。但当马华署理总会长许启谟于1972年4月突然病逝时,党内有两人对署理总会长一职有所唾涎,他们是李三春和李孝友。这两位的党龄不相上下,而且在马青团内是“称兄道弟”的,一个是团长,另一个是总秘书。不过在1972年时,双李已是副会长。
此时出现一位说客曾永森,他力劝李孝友不要争署理总会长,让位于李三春成为替补者。换句话说,是曾永森从中斡旋,才免除党争爆发。但以当时的情势分析,李三春的人脉还是胜过李孝友的。
至于曾永森为何支持李三春而不支持李孝友上位?外人不得而知。只是在后来也看到曾永森原来要争的是参加乌鲁雪兰莪国会补选,而不希望李三春派挡路。当时署理总会长尚不是他的目标。说真的,在此过程中,李三春也没有承诺给曾永森什么好处。
当曾永森在补选中顺利过关后后,他旋即被敦拉萨委为核能及环境部长,因为首相要他搞好马中关系。与此同时,也不忘提拔李三春成为工艺、研究及新村部长。两人在内阁内平起平坐。
1974年4月,陈修信突宣布辞马华总会长职,身为署理总会长的李三春也就顺势而上出任总会长。党的基层权力移向李三春而不是曾永森。
可是在这个之前,马华内部也乱成一团。其一是在1971年大搞华人大团结运动后,民间团体因要另行注册与马华失和,导致大团结运动胎死腹中。
其二是在1972年马华内部发生林敬益事件,且与陈修信骂战,失去吡州主席和较后连部长职也失掉。在这之间,李三春刻意转移视线,由林敬益担任华人精神革命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口水多过茶的舞台,除了曾永森改革汉字简化有功外,其余的活动都是噱头,况且二毛子的林敬益又能做什么呢?
其三,就在林敬益向陈修信开炮时,李三春已倒向陈修信,且在1973年支持陈修信对改革派采取的开除行动。
其四,曾永森在1974年大选后,已察觉自己在党内地位不稳,因而也在准备后路。
在此之前,曾永森一方面忙于马中建交大事;另一方面,李三春也忙于巩固势力。当敦拉萨决定在1974年将联盟“帆船”标志改成国阵“天秤”标志时,心有不悦的是李三春。他既不能忍受林苍祐的民政党加入其中,也不能同意弱化马华在国阵内的代表地位。
正因为有所抗议,所以马华是最后一位签名加入国阵的政党。
曾永森当然乐见国阵组成,他因为得宠于敦拉萨,也在国阵组成前一度是联盟的秘书长。而在国阵成立后,才由嘉化峇峇担任秘书长,曾永森则担任总财政直到1981年卸职。
1974年后,李三春与李孝友分别担任马华老大和老二,但李孝友不是李三春的人,前者开始部署陈汉源取代李孝友成为署理总会长。
正因为李三春意图建立起强大的势力,也就不能够容忍有异议乃至有背叛倾向的人加入其队伍。
因此在1977年的党选,李三春挑出陈汉源是副手,不是李孝友,也不是曾永森。
在此变化时刻,曾永森跳了出来攻打署理总会长,与陈汉源打对台。
选举结果是曾永森当选马华署理总会长,但因他与总会长李三春格格不入,曾永森除只保存部长职外,在党内未被分配党务。
曾永森受到排斥后,心有不甘,他决定在1979年的党选孤注一掷,向李三春挑战总会长职。于是曾永森发出大义凛然的“出师表”,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曾永森与李三春已到了撕破脸皮的生死关头。
在外界和舆论上,曾永森似乎占上风;但在实质上,李三春掌控了多数有投票权的代表,他的这一破釜沉舟的决心,也显示出马华的分裂在所难免。
选举过程也在华社掀起大风大浪,局面看来对曾永森有利,但投票结果适得其反,李三春得901票;曾永森得686票。
这样的成绩,固然是当权派大胜,但在另一方面,华团的勉励会四起,鼓励曾永森组党与马华对着干。可惜曾永森未能把握时机,在患得患失下,他最终作出另外的选举。
就这样,失去官职和党职的曾永森,已成为闲人一个。若他要在党内东山再起,已非易事。当时虽有众多支持者要他成立新党与马华斗争,但没有下定决定的曾永森最后在1984年选择加入民政党,与林敬益共打天下。
曾永森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民政沉着6年后,于1987年与林敬益争夺民政党主席,结果败下阵来。这正是一山难容二虎的最好写照(大凡政治人物都会面对威胁性的对手而反目成仇)。
说回1979年,李三春胜利后他就将马华巩固在一个大集体中。当然这个大家庭还有许多问题的。后来曾永森转向民政党,李三春也算松了口气。虽然曾永森带走了数以千计的马华党人,比起林敬益更为狂热,但对大局未有大影响。
意料之外的是,当李三春于1982年移师芙蓉斗行动党主席曾敏兴时,他是以政治前途作赌注,以换取马华在槟州的地位与民政平起平坐。结果马华如愿以偿,而胜利的李三春也在1983年突息影政坛,留下一个内斗1年有余的马华公会。在1985年才取得喘息的机会。
讵料在1990年大选前,曾永森又静悄悄在林良实同意下回巢(此时李三春已退出政坛),参加槟城的州议会选举。他被认为是在骆文秀的支持下得以代表马华出征。
若当年曾永森胜出,也许他将成为取代林苍祐的人而不是许子根。可惜他落选了,首席部长之梦离他也越来越远了。
2000年时,曾永森在林良实的支持下获得机会出任上议院主席,直到2003年退休,总算圆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官梦。
刊登于2020年9月12日及9月19日《新生活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