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12.21

同化政策行不通

 前首相马哈迪在其新著《抓住希望:为马来西亚继续奋斗》(Capturing Hope: The Struggle Continues for A New Malaysia)的推介礼上比任何时候都敢于公开谈论种族性敏感的课题。

虽然我尚未正式拜读马哈迪新著的内容,但从其所发表的言论中,我们得到了下列的讯息:

(一)马来西亚仍然是个多元种族分割的国家,例如华人还是使用筷子用餐,而不是如同马来人使用双手吃饭。

华人保留使用筷子,这是来自中国的传统习俗,而不是马来西亚方式。

(二)马哈迪感叹非巫裔依然保留自己祖先的特征,结果是分化国民团结,依然分化成大马华裔、大马印裔及马来人等。正因为这样,不同种族之间是无法进行同化的。

不过马哈迪指出,许多印度人及阿拉伯人来马后,他们的后代已经放弃先辈的族裔身份,而以大马人自居。即使他们明显不是马来人,但马来人却接受他们,把他们当成马来人。

(三)虽然新生代的华人出生于马来西亚,但他们仍保留华人特征。马来西亚华裔这种想法就无法将华裔同化成马来人。

这就是说,华裔社群要获得接纳就应该像这些印裔和阿拉伯裔一样,同化成为大马人,以原住民的身份自居。

在上世纪70年代,有人重新提出“同化”政策,但始终无法推行,绝大多数人支持和同意的是“融合”政策,而不是同化政策。同时,由于马来西亚一直存在“马来人至上”的观念,也就在种族上有所隔阂,这也是为什么马哈迪指说马来西亚至今尚无一个真正的多元民族的政党出现。

究竟马来亚乃至后来的马来西亚的多元种族是如何各自形成一体?而又如何被分割生活?这需要从英国于1786年占领槟榔屿说起。

这一年,英国军人莱特来到槟榔屿,将这块土地圈为英国的殖民地,而且是永久占有的。

1800年,英国总督又拿下威省(原先只有12依格,后来包括填土,直到今天,共计有738平方公里,槟岛有293平方公里)。

最初的时候,只有华人及印度人被招募来到槟榔屿开垦。前者主要从事建筑及雕刻业;后者从事劳工铺路等。马来人来自内陆和印尼等地,以务农为生。

1787年时,槟榔屿只有60名华人,直到1818年才有印度人入境的纪录。这一年马来人有12190人(来自马来半岛和印尼等地),华人有7857人及印度人有8197人。

在此之前,只有少数华人居住在马六甲。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华人十分少。根据前华民政务司巴素博士所撰《马来亚华侨史》,在荷兰于1641年占领马六甲后,只有华人约数百人。而在新加坡(有人口纪录的是1819年)华人才30人。

正由于不同种族被引入马来亚,在初时是被安排或分配在同乡设立的会所(同乡会)及苦力间居住。在物以类聚下,来自同一乡县的华人就拢在一起工作,直到找到机会才在外面闯荡。

因此说华人、印度人乃至马来人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刻意割分居住,是为了贯彻分而治之政策乃是不正确和值得商榷的意见,这是因势使然。

不过,在1800年之后,私会党开始在槟城一带出现,给英国社会治安带来威胁。

及后,英国按不同的州设立参政司,也在后来又在马新设立华民护卫司,以监督华人和取缔私会党活动。

其实在1879年后,英国的法令更具针对性;尤其是取缔私会党活动,也扩大到新加坡、马六甲及内陆各州。

在日本于1941年杪南侵东南亚时,整个时局已陷入动荡不安,诸多百姓向乡间逃难,也有人避走印尼。直到日本投降后(1945年),整个马来亚政局又是为之一变。这个时期,不同种族也有不同的归类。比如採开锡矿者以客家人为多;种植和割收橡胶者又以各族人参杂,其中也有不少的印度人;种植稻米的以马来人居多。

1948年英国与巫统谈判如何解决各民族的国籍问题时,左翼的马来政团(如布斯达曼)及马来亚民主同盟(如亲共的余柱业)为积极争取各民族的合理地位。有人提出马来亚只有一种国籍,那就是“马来亚公民”,在名字上称为“巫来由”(Melayu)公民。

有人持反对的意见,认为这等同改变了一个人的种族和身份,因此不予赞同,坚持继称华人。

正在此时,亲共的余柱业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称“巫来由”公民又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大家平等,同一个身份;不分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不是很好吗?

可惜这个良好建议不被英国及巫统所接受。巫统认为公民权的问题应由他们主导,不能由平民百姓来决定。

就这样,在巫统与英国坚持下,就分成以种族的特征来分类成公民与非公民了。

在宪法底下,凡是马来人一律自动成为公民,不必申请公民权。但马六甲及槟城人不分种族也自动享有公民地位。这样一来,在槟甲之外出生的华人就需申请公民权了。结果造成在马来亚独立(1957年)后,竟高达30万人拿不到公民权。直到今天,仍有后遗症,就不知尚有多少人仍拿不到公民权(有人说约5万名左右);又有多少人直到逝世时,仍不是公民。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公布人数。

但很令人遗憾的是,马哈迪所提的“马来化”是不是意味着在马来化之后,今后所有种族都是平等的?也没有宗教之歧视?

严格来说,我国今天出现华人一面倒向进入华校念书,也是马哈迪造成的。

1975年,身为教育部长的马哈迪宣布从1976年开始,本属于国民型小学的学校一律改成国民学校,但没有标明更改成马来小学或华文小学,造成家长担心下一代不能接受三种教育,也就一窝蜂涌入华小,才有了今天96%以上的华裔进入华小读书。

如果政府的政策并不鼓励也不落实平等机会时,期望国人来一个大转变,那也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须明确地保证不分种族和没有宗族之分,一视同仁的对待全民,不然我们还是在原地踏步的。

只要政策没有改变,推行“融合政策”是比“同化政策”来得好和来得顺畅。

除非政府全面检讨过时的政策;尤其是“新经济政策”到底还有没有推行?这都是十分关键的。

马哈迪不必一味怪责华人的“中华化”而不是马来西亚化。问题是:我们的马来西亚化的看点和优势对各种族来说,又是在哪里呢?

刊登于2021年12月16日东方Onli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