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5.5.13

马华不入阁的尴尬 (现代春秋)



大选尘埃落定后,华社沸沸扬扬的课题是马华应不应该入阁?因为根据马华在前年通过代表大会的议案清楚表明:若马华在本届大选的成果逊于2008年的席位,马华决定不入阁。现在大选的结果出炉,马华真的表现大不如前,只保住711州席,比原先的15国及31州席少了一倍有余,这回可说是惨败了。在这种情形下,马华依据大会的议决案,它是不能入阁了,除非是大会再否决原来大会的议决案。
很多人因此认为马华会重新入阁,因为他们不入阁,他们留在政府干什么呢?同时也等于马华逾万个小小官职都会失去。这些官职包括市议员、地方议员及乡委会委员等等不一而足。虽然是芝麻绿豆官,但有时办起事来也还不至于太不管用。由于这样,许多年以来都有不少人争相被委为一官半职,而这几乎已成了马华的传统。
现在如果马华一声不入阁,其所产生的后遗症和影响是难以衡估的。因此有人就主张马华重新考虑,不然马华可以关门大吉了。这话说得虽然过重,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打从一开始马华就在朝和做官,如果反过身来不入阁,则大大小小的马华党员也真的不习惯这样的日子。还有在过去5年,马华在民联执政的州,也不习惯扮演反对党的角色。
打个比喻来说,自308政治海啸后,中央政府为不使落选的议员难堪或失去服务的热忱,也就委任国或州的协调员,让他们有一定的收入和拨款,不至于难向百姓“交待”。
虽然这些协调员由党委任,不一定是由落选的议员担任,但也多少反映出让他们增加活动和见报率,以便出任候选人时不会太过陌生。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摇身一变成中央的人,非官也是官,而不是“无权无职”的反对党人。
可惜的是,这些的协调员经过5年的努力全告落空;尤其是马华及民政的协调员,到头来都输得很惨,得票率比308还要低,甚至有两名马华候选人的按柜金也被没收。这说明了国阵的友党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心机的,选民要的就是变。
在求变底下,马华公会在没有重大改变下,即使通过议案不入阁以刺激选民不得不支持马华(否则在朝(在政府内)将没有华人的代表)也没有一点作用,因为经过40年后的今天,华人已更加成熟和懂得选择,再也不接受陈旧的不入阁的滥调。
所谓的陈旧声调让我们想起43年前的一段前尘往事:因为1969年大选后马华仅剩下13个国会议席(参选33席)(与行动党的13席相等),其中委乃通过不入阁的议决案。不过随着“五一三”事件后,马华中委又有新的说法,同意在紧急时期协助政府渡过难关,答应参加内阁,但只出任特别任务部长,不担任有职务的部长,并没有撤销不入阁的决定(不知道担任部长与有官职部长有什么差别)。
在那个时候,华社一片上下纷纷要求马华重回内阁,不要失去华人在政府内。以当时的情形,马华还是居于比较有利的条件,因为民主行动党诞生不久,一切有待就绪;而其他反对党也有靠联盟(执政党)的倾向,如果马华失掉入阁机会,将会很快被民政党等所取代。因此马华重新入阁变成理所当然的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华社的声音是把矛头指向陈修信的刚愎自用,与华社脱节,忽视文化教育权益,但不希望马华沉下去,只当成是对马华的教训。
就这样,马华后来撤销不入阁的议决,也接受有官职的部长,整个“不入阁”的“危机”就这样应对过去了。再以后,马华的历届大选都表现不差,也就没有提出“不入阁”的说法。即使在2008年蒙受惨重的打击,也没有寻求对策改变,而是依然故我继续留在内阁。但又提出已经过时的“议决”,实在无法让人感受“危机”再次降临。正如一大把的广告把敌对党(行动党)形容成与伊斯兰党同一路人,支持回教国和回教刑法一样的不管用和过时的陈腔滥调。
如今摆在马华眼前的是“作茧自缚”,说出去的话又收不回来,即使收了回来也不能自圆其说。在此骑虎难下的困境中,马华只有两条路可走:留在政府内又不入阁是自相矛盾的;但要入阁又得让马华有机会抬头和重生。或则马华应该自我醒觉脱离国阵,重组新政党。马华若像过去那样入阁,没有改变自身的定位和生存的条件,到了5年后再企求华社的支持已经是太迟和不具任何的意义了。

刊登于2013年5月13日《光华日报》

1 条评论:

  1. 人民要人民代議士和政黨斬除貪污與不公平的政策, 所謂的服務是次要。這些人一直把服務挂在嘴邊,很多是公務員和政府部門的工作,但一直都被有意無意的忽略掉,浪費國家與社會資源。醒醒吧!再不醒就等關門大吉了! 還有,如果翁詩杰有機會做回總會長,麻煩你們就不要再像上次那樣結合污桶和張慶信給踢掉,人民是知道發生什麼事的!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