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马哈迪的立场来说,因两名巫统国会议员意外逝世而引发的两场补选,继续由伊斯兰党派候选人上阵也无不可,只要不让巫统取胜,当然马哈迪不是要巫统倒,而是因为他反对首相纳吉才有此建议。
但在另一方面,林吉祥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他认为若由伊党派人出征将输更多票,因此不认同马哈迪的看法。
另一方面,选委会已订在6月5日提名和6月18日投票的江沙及大港国席补选,但反对党却未上阵已先吵架。伊党坚持由它派候选人,因为“传统上”是归伊党派人。同时在2013年大选时,伊党候选人莫哈末沙礼胡申只以399张多数票败给大港巫统候选人诺丽雅(原副原产业种植副部长,因直升机坠落逝世)。此外,在江沙的国席也是由伊党的候选人莫哈末伊扎挑战巫统的旺莫哈末(他取代原贸工部长拉菲达),也只以1082张多数票败给后者。基于以上的两个理由,伊党不让步予公正党。
但伊党是否有考虑到大港是混合选区及江沙也有24%的华裔选民。如果伊党的候选人面对走票,可能会输得比较惨。
为此,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建议大港由公正党派出候选人,而江沙照由伊党派候选人,伊党自然不会同意,彼此也就公开唇枪舌剑。
虽然巫统也担心此次的两场补选“处于弱势”,但与反对党相比,它的“处境”会比较好,它面对的是党内的争夺及抽后腿的“威胁”;反之,希盟既已和伊党关系破裂,也就不可能有所谓退让这码事。因此可以想象这必然是一场三角战,甚至有独立人士参战。
如果公正党与伊党各派候选人(或江沙国席交由诚信党派人)形成混战,局面必然对巫统有利。
其实,我们关注的不是这两场补选的结果,因为不论哪一方取胜,都不能改变政局,也只能被视为来届大选的其中一个指标。就此而言,在补选后可能会“动摇”雪州政府的稳定性。如果伊党的雪州议员(13名)退出联合政府,公正党就面临一定的危机。毕竟诚信党还未经过考验(只有两名从伊党过档的州议员),无法鉴定它能否成大气候取代伊党扮演的角色。
除非伊党能与公正党有所妥协和协商,各取一个国席参选,否则极可能是两败俱伤,也就影响到反对党的未来前途。
如果反对党阵线希望在下届大选取代国席,那就不能够各行其是,更不能自视本身可创造奇迹。
当伊党在过去多靠马来人选票时,它是无法扩大地盘或伸入城市选区,只能在乡村区有所斩获。自从于1999年被安华效应带动下及2008年由反对党联手后,伊党才有今日的局面(2013年时,伊党失掉吉打州政权就是减少了非马来选民的选票),可惜伊党只是想着自身的强大而不屑与反对党合作,它的未来可能选择与巫统合作,或选择回到从前做一个“甘榜冠军”。
还有如果诚信党未加快步伐“取代”伊党的地位,则“希望联盟”的未来就不会比“民联”来得好,甚至因内讧而闹僵。如果有一日反对党再不珍惜在2008年辛苦建立的团结力量,则它要走进布城那就是更遥远的事,而不是“只差一公里”了。
正因为反对党吵吵闹闹,已令人民有所混淆,为此它必须拿出合作的诚意,否则反对党阵线要再壮大将是极其困难之事。反对党阵线应牢记取团结才有未来,分裂没有未来。
刊登于2016年5月30日《号外周报》第7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