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月26日,国会议员希山慕丁在《当今大马》发表评论文章,阐述其祖父翁惹化的一部分政治生涯,其中侧重在翁惹花早年为族群斗争时留下具有价值的政治遗产,包括在1946年组成“巫统”,反对英国推出的马来联邦(Malayan Union)宪制(当时称为蓝皮书)。而又再成功后,他主张将巫统的门户开放给其他民族,结果功败垂成,乃在1951年离开巫统另起炉灶。
今年的正月19日刚好是翁惹化逝世58周年,希山慕丁在此时发表推文是含有重要的政治讯息;尤其是在金马利国席补选国阵胜出后才发表就显得不是简单的悼念文章。有两点他是借其祖父批评现状的。其一是在金马利补选期间,他在走访民间时发现不同种族的人都帮国阵(巫统)候选人拉票。在感动之余,使他想起其祖父的高瞻远瞩。其二是为何在50年代其祖父主张巫统开放门户时却遭到党内的强烈反对。当年反对的是新加坡马来同盟主席萨顿(他后来出任交通部长及槟州元首)。
吊诡的是,在2018年大选后即便国阵已输掉政权,但身为巫统元老的东姑拉沙里在2018年针对他是否挑战巫统党主席职对回答有关开放门户的问题,虽然时过境迁70年,东姑拉沙里还是反对做出改变,主张保留现状。
希山慕丁所提及的祖父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战后马来社会中德高望重的政治领袖。
翁惹化(Onn Bin Jaafar)(1895-1962)是第七任柔佛州务大臣(1947-1950)。除了能登高一呼号召马来民族大团结组成巫统外,也在党内成为最权威的人物。可惜当他在1948年主张巫统开放门户时,未得到热烈的支持。
其实翁惹化并不是要使巫统变质或改变马来人主导政治的“传统”,而是希望在争取马来亚独立时,他能成为全民族的领袖,而不单只是一个种族的领袖。
为了这个缘故,翁惹化在1951年另组“马来亚独立党”时,是邀请马华总会长陈祯禄主持开幕的。当年身为急进党领袖的林苍祐也是支持翁惹花的。
不幸的是马华的李孝式因不甘翁惹化对他的不敬,未邀请他成为其党成立的大会嘉宾,乃另寻对策。结果搞到1952年的吉隆坡市政局选举,马华与巫统取得9席大胜,翁惹化只赢得2席,判定他未来政途暗淡。
翁惹化在政坛的失意并未“贬低”他是马来社会的“英雄形象”。虽然他在1955年将党正名为“国家党”(原本他的党副主席是橡胶大王连裕祥),参加独立前的普选,但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这之后有一段转变是与马华有关的。事因马华倒向巫统组成联盟,结果害惨国家党,也激怒翁惹化走回种族路线,且破口大骂马华意图将马来亚变成中国的20个省。在失掉华人支持后,翁惹化寻求伊斯兰党(回教党)的合作 ,在1959年移师登嘉楼参加大选。国家党胜了1国4州,翁惹化也再次进入国会,但孤家寡人,无法与巫统抗衡。终于在1962年逝世,结束了他的传奇人生。
但他的故事并没有完,在1971年当敦拉萨扶正后,他做了两件大事,其一是将马哈迪召回巫统(1969年被东姑开除党籍);其二是将巫统创办人翁惹化的遗像重挂在巫统总部内,以正其名。
因为这一改变,也感召了翁惹化的长子胡先翁被敦拉萨召入内阁出任教育部长(胡先翁原是巫青首任团长),在1951年随其父亲离开巫统,但他未从政,而是负笈英国攻读律师。
胡先翁时来运转,但在1972年因副首相依斯迈病逝,被敦拉萨提拔为副揆。当1976年敦拉萨病逝,胡先翁成了第三任首相。事先也没有任何征兆胡先翁会选谁成为副手,焦点似乎聚焦在东姑拉沙里的身上。到最后,马哈迪被钦点,成为坐亚望冠的人物。
胡先翁被形容为一身正气,对贪污滥权不手软,前雪州务大臣哈仑就是栽倒在他手里。这位不恋栈高位的领袖在1981年卸职,让位于马哈迪。马哈迪的神话开始了。
在这里有两位重要人物是马哈迪的伯乐。一位是赏识其才华的敦拉萨,让前者一路平步青云。因此马哈迪常说,他欠敦拉萨一个大恩情,必须要涌泉相报。后来他促成敦拉萨的长子纳吉在2009年成为第六任首相,总算有了交待。
但现在马哈迪再回朝又有一段恩情也是要“回报”的。这个人就是在冥冥之中提拔他的胡先翁。如今胡先翁的长子希山慕丁的动向也是捉摸不定的,他既与阿兹敏合作敦促马哈迪留任首相到期满(2023年),又未与伊斯兰党交恶。无形中,他可能成了安华上位的“程咬金”。
除非安华顺利接班,公正党及伊斯兰党内不再分裂和反对的声音,否则对安华是不利的。
虽然希山慕丁的地位未定,也不知他与私交不错的马哈迪有何交流?但看来这位年纪59岁且在2004年从政的名门后代,曾担任过教育部长和国防部长,也就具备条件成为政坛上的“黑马”。只是我们不知道为何他没有参加2018年巫统的党选?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
严格来说,希山慕丁在此时此刻遥想其祖父的一世英名和其父亲的刚正不阿,不会只为了悼念祖父逝世58周年这么简单。以希山慕丁与纳吉的关系(表兄弟),在国阵当政时,已钦点表弟挑大梁,这已埋下伏笔,无须画蛇添足。
遗憾的是,巫统的整盘棋已被打乱,除了马哈迪之外,希山慕丁已不能靠其他人指引方向了。
刊登于2020年1月30日《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