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及崛起中的国际学校之前,了解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是必要的。当下马来西亚共有3千2百万人口左右,其中有600万名在各级学校攻读。计分:幼稚园20万人、小学生268万人、中学生218万人及大专生100万人,共占人口的19%。
在分类下:(一)马来西亚共7772间小学,其中华小1297间,学生人数54万名;淡米尔小学524间,学生人数8300人。余者是国民小学、宗教学校及特殊学校等。
不过华小有40%即500余间是属微型小学,每间人数不足150人,但华小已有18%属非华人学生,有8万余人。因此它已不再是纯粹的华人学校。
(二)马来西亚共有2408间中学,其中国民型中学占81间,独立中学占60间。国民型中学有学生2万2千名左右;独中有学生8万名。因此国民型中学及独立中学的学生加起来共有学生约10万人。
(三)马来西亚共有大专院校498间,其中国立大学20间、私立大学29间、私立大学学院10间、外国大学分校11间及私立学院395间和工艺学院33间。
在100万名的大专生中,有20万名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包括马来亚大学及槟城理科大学。在招收外国生方面,马来西亚有其独特的多元教育体系吸引外国学生。
(四)马来西亚另类的特殊学校就是国际学校。顾名思义,所谓的国际学校是以西方教育体系为主的学校,可以收容外国生。
原本在2006年前,政府规定国际学校主要是招收外国生,只允准收10%的本地生。但在2006年后,政府开放限制,可以收取本地生至40%。
到了2012年,政府又再放宽条件,允许国际学校收容100%的本地生。这样一来,刺激国际学校的数目不断上升:2010年—73间;2011年—66间;2012年—79间;2013年—94间;2014年—100间;2015年—113间;2016年—116间;2017年—132间;2018年—150间;2019年—155间。
这意味着在过去10年,国际学校的数目翻倍成长,学生人数也在增加中。
根据国际学校咨询机构(ISC)的调查显示,马来西亚是东南亚10个国家中拥有最多国际学校学生的国家,学生人数比排在第2和第3的泰国和新加坡多了逾万人。分析如下:马来西亚有71589名学生、泰国有64928名学生及新加坡有63789名学生。即便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的学生已达7万名,但在比例上仍是很小的,比如马来西亚有5百万人就读中小学,而国际学校的学生只占0.015%。若是拆开小学和中学,则国际学校的学生只分别占有不到1%及不到4%,数目微不足道。还有,如果与独中生相比,国际学校的学生数目还是少了1万名。从整体来看,国际学校的学生对华小和独中乃至国民型中学均不构成威胁。
再者,国际学校的学费也远比独中为高,例如有些名校的1年学费高达5万至10万令吉,也有较低廉的1年收2至3万令吉的学费。因此在许多人眼中,国际学校是贵族学校,即使是中产阶级人士也望门兴叹。
另一方面,比较具规模和大型的独中这些年来的学费已有所调高,但1年的学费也在8千至1万令吉之间,学生人数则在2千至4千名左右,相比之下,学费还是比国际学校少1倍有余。因此有人建议,国际学校应调低学费来符合中产阶级的收入,最好能够与著名独中的收费相差不远。
对此我们也注意到家长有此强烈要求,而我们办教育并非旨在牟利,也需要在特定的时期作出补贴或较大幅度的调低学费。
举例来说,我们共拥有30余名教职员,展示了一流的阵容和大众化的收费,但仍然确保提供的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
无可否认的,当下很多人都希望下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多元教育,除了以英文为主外,也能以华文作为第二国际语文教学。当然马来语的学习是免不了的。这样一来,在国际学校受教育的学生在将来就能乘直通车通向西方大学的当儿,也能走进东方的大学。毕竟当下热门的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普通证书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所创立的,作为参加A-Level国际预科课程之前的基础教育,已被全世界大多数大学所承认。
因此调整国际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并降低学费已是未来的大趋势,即便学生可能会有些增加,但幅度也不会很大,毕竟国际学校采取小班制,收生人数在数百名之内,不会对独中构成威胁。例如70年代英小改成国小后,华小生激增,因为家长希望下一代能通晓多语。同样的,当下国际学校的转变也是必然的,正如独中这些年的自我调整和改变,就是要与时俱进,国际学校的未来前景又何尝不是需要在变化中求生存?
(本文作者也是槟城华夏国际学校副董事长)
刊登于2019年9月30日《光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