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中关系在近十年来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后,不但马中贸易量已大大提升,而且中方在大马的投资或提供贷款也显著增加。
例如在2015年,马来西亚在东盟的国家中已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达至1000亿美元,而且从去年1月至6月的统计,也显示双边贸易有所增长2%。
又例如在2015年,中国在大马的投资只有区区的2亿美元,来到2016年,中国在大马的投资已超过25亿令吉(近5亿美元)。尤其是在近年,马中的经济合作显得更加膨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访马时的大手笔投资,贷款和购买大马债券,在在使人耳目一新。随后纳吉首相的访华也进一步扩大彼此的合作;尤其重大的变化反映在2015年及2016年,马中有过两次的军事演习,一个侧重在马六甲海峡,令一个侧重在空军的演习。
由于有迹象显示中国会前所未有地将资金倾入马来西亚,也引起马来西亚政商界及一些团体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有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的评论,他在2016年杪引述“彭博社”的报导称柔佛依斯干达经济特区有60项发展计划,包括打造50万间房子,因此估计会有150万人涌入新山。
马哈迪也引述报导说,届时住在岛上的居民大约有50万人,加上往来游客,将会有70万人在该地区流动。
如果依斯干达碧桂园的大计划也包括提供第二家园的方便,自然增加外来的“居民”,但不是“公民”。
虽然马来西亚政府欢迎外国人,特别是银发一族在大马置业,而获得第二家园计划下的长期签证,但外来人也是选择地点而住,比较吃香的就有下列的城市:吉隆坡、槟城、新山及将来可能加上马六甲。
如今柔佛一下子开辟这么大的发展区,又是中方与柔佛州政府联营,受到重视自不在话下。
因为马哈迪的评论,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也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情况并非新闻社的报导,而是按部就班,而且要到2035年(18年后)才能全面落实(万一工程被拖延,也就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计划了)。
马哈迪是忧心国家把土地和房屋变卖给外国人,将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殖民化”。
针对这种说法,中国官方的回应是中国不会占有其他国家的领土,所谓的共同发展而将房子出售或某些农业土地售卖也是有年限的,一般是60年或99年,绝少有“永久地契”了。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如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时,拿下马六甲而建立起殖民地是没有人质疑的,因为郑和的船队在当时已具备条件在海外开拓殖民地,时间比欧洲国家的外侵来得更早。
既然郑和没有去占领,那么来到今天中国通过“金钱”就能殖民化大马,那是荒谬的大笑话,也是匪夷所思的幻想。
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不断强调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威胁第三者,而“一带一路”也不会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而是达致共赢局面。
此外最近又发生某些人士和组织的“黄祸论”更是信口开河,其一是在今年5月的时候,有一位署名丹尼斯(Dennis Ignatius)的前外交官在其部落格以“马华中共交好,等着与狼共舞”的题目批评中共与马华关系友好,等于把影响力深入马来西亚的政治。
他认为“这种公开干预本国内政的做法是违反了外交惯例,也违背中国多次表明不干预他国内政的承诺”。
“在过去,无人可容许这种事情发生,但随着中国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日深,政府也只眼开只眼闭”。
与此同时,另一个反共组织“土权组织”的主席依布拉欣阿里在5月22日公开侗言,要上书全国总警长卡立,要求警方关注巫统及马华与中共往来。他担心此举会将共产主义散播到马来西亚。
他也感到费解,既然马来西亚不接受共产主义,为何巫统却与中共挂钩,而中国很久以来是与共产主义挂钩的。
很显然的,这两种论调很快有了反应,旅游部长纳兹里说我们只与政府间的往来,如果是共产党执政就与执政党打交道;同样的,当他们来大马时,也只与执政党往来,而没与反对党联系。
他更说,马中建交已经43年了,哪有人信奉共产主义?
与此同时,马华中委郑聪科也发文告反驳丹尼斯的“歪论”。他说,马华与中共的接触只限于技能培训,未涉及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内外政治。
“一直以来,马华都有邀请中共派代表出席马华党代表大会,也会邀请其他国家代表参加”。
据知,巫统也有邀请中共代表团参加党庆。
这在在说明了马中关系已臻入水乳交融的阶段,人民的往来逐年增加,而投资额也越来越大,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看好马来西亚的商机,也希望保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自由通航,因为川过海峡的油轮(每年十万艘),其中80%是运往中国的。
就此来看,如果中国和马六甲联手打造“皇京港”成为旅游和海港胜地,那就会进一步确保中国的经济利益。
其实今时今日马中关系已非昔日的“对抗性”的关系。当1974年马中建交后就影响东盟国家要求中国停止援助马共,直到1989年才完全停战而达致光荣的和平。自此之后,共产主义已不再是一个威胁,也没有在国内掀起波浪。因此说红色论和黄祸论乃至排华论都是“幻想出来的幽灵”。也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不会将本身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强加在别国的身上。
既然21世纪大家认同和平共处,也就要全面杜绝这类“捏造和杜撰的耸人听闻的危言”。刊登于2017年5月29日《光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