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4.23

古晋将兴建第二赌场?

 砂拉越旅游、创意工业和表演艺术部长阿都卡林在423日的开斋节门户开放活动时向记者说,砂政府已取得古晋附近的婆罗洲高原度假村的所有权,也有兴趣开设赌场。砂拉越不仅是穆斯林的,也是全民的,因此开设赌场并无不妥。不过他指出一切有待砂内阁讨论后决定。

与此同时,砂州伊斯兰党主席佐菲里拉欣则反对开设赌场。他说开设赌场会让人染上赌瘾,最终破坏家庭,对人民而言,这是弊大于利的。

就我们所知,赌博这一行业是不允许在共产国家操作的,诸多穆斯林国家也是禁开赌场的,但又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赌业是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和现实情况来决定的。

我最早接触赌场是在澳门,那是1970年的时候。刚好这一年,也是云顶赌场开幕时。我依然记得很清楚,初踏足澳门葡京赌场就被那雄伟和庞大的气势所摄住,所见赌客都集中在赌桌上玩各种刺激的玩意儿,更有形形色色的老虎机。

我也曾参观新加坡的赌场,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只见人潮一片,内心突然感觉爱赌可能是人类的天性?而且赌客是“杀不完的”,因为金钱永远至高无上。

有些地区的赌业能一枝独秀,也是有其道理的。比如一提到澳门就会想起赌场,但奇怪的是,我曾小住澳门一个短时期,每天都在各处溜达,只见澳门人都是有文化的,并不是到处是落魄的人。这也说明了澳门人民不沉迷于赌博,也不因赌而丧志,他们知道赌场不是用来赚钱的。

本来在我的印象中,伊斯兰国家是不准赌博的,但从林吉祥的文告中我们又惊异地知道中东国家也设有赌场,而且规模还是世界级的。他举例阿联酋也在兴建赌场,而且已计划在2026年开张,以成为世界十大赌场之一。

与阿联酋合资的美国赌场巨头Wynn早在2022年就宣布,位于拉斯海玛的度假村有1千个套房,而且也拥有最豪华的世界级赌场之一。

其实马来西亚自从七十年代成功地打造云顶高原后,就有企业家对其他地方发展旅游业和赌博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在1973年时,有一家财团向中央申请在槟城的升旗山开设赌场,结果获得财长陈修信原则上的批准。

但当陈修信向林苍祐说明情况后,后者就直接开出先决条决,必须先开辟升旗山公路,而不是由州政府承担。

这是一项巨额的投资,因耗资过大,财团也就放弃在升旗山建赌场的计划。

以当时情况来说,如果由投资者兴建公路对槟城的经济就大有作为。既然无法谈成,林苍祐说这样也好,因为他当时尚没有想到开赌场这码事,主要也是担心赌场建成后,槟城人会沉迷于赌博而不求上进。当1974年陈修信下台后,林苍祐的民政党就加入国阵,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

林苍祐在退休多年后(1990年引退)的2008年应邀在槟城作专题演讲,题目是槟城的未来。

令人惊讶的是,林苍祐竟在演讲中首次提到槟城可以往赌博业发展,地点可以选择在木寇山。

此议一出,全场感到惊讶,因为印象中林苍祐是反对槟城开设赌场的。

后来得知木寇山条件有困难,开设赌场事也就没有下文。

经过多年的消沉后,马来西亚又再酝酿开设赌场。

1994年时,砂拉越一位当地大亨计划在离古晋不远的高原地带(约2071公顷)兴建赌场,但未获得马哈迪的首肯,理由是为了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法而拒绝了申请。

2021年时,中央政府收购了这块土地。

但在2023年,砂政府宣布已取得古晋附近的婆罗洲高原度假村的所有权(占地5000英亩)。

至此,最新消息说,澳门新葡京正与马来西亚政府讨论在婆罗洲高原兴建第二个如同云顶高原度假村的赌场。有关计划将由砂州政府主导。这个消息对砂拉越人民是大喜讯,不但将提供就业机会,游客来得更多而使人民受惠,政府的收益也必然大大增加。

既然一些伊斯兰国家已向赌业发展,那么砂拉越成为第二个“云顶”,也不是不可能的。

正当印尼忙于将首都迁来加里曼丹时,如果砂拉越能增添这一多元文化的度假村,对马来西亚来说,无异是锦上添花。

刊登于2023年4月30日《南洋商报》https://www.enanyang.my/node/539246

28.4.23

柯文哲在美国添乱?

 刚在去年年尾卸任台北市长的柯文哲在4月份访美时,于421日接受美国之音(VOA)专访,但没有提出重要的课题,他认为在历史上美国从来没有对台湾如此关心,主要的目的是,因为现在的美中对抗是最重要的课题,而美国也认为中国已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尤其是在地理位置上,台湾与中国的地缘政治成为第一岛链的最前线。

因此在柯文哲的印象中,他对美国是比较有好感的。但不能否认的是,柯文哲自2014年参政以来就不断地突显他的绿色立场。因此在2014年的台北市长选举时,民进党就没有参选,而是让柯文哲“代表”民进党出征,结果获得大胜,以85万张选票压倒国民党的连胜文(连战之公子,他只得票60万张),得票率是57.16%40.82%

这样让柯文哲就以黑马的姿态胜出。虽然在任4年,减少与民进党的摩擦,但也没加入民进党。因此来到2018年台北市长选举时,柯文哲就没有那么幸运,甚至有失败的风险。因为国民党已在形势扭转劣势,再加上民进党也派出候选人参选并取得24万张选票,以致无党派的柯文哲只能以580万张选票险胜(占投票率的41.07%),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得票57万张(占投票的40.82%)。

这意味着台湾选民已换了口味,在去年九合一选举中,转身投回,结果国民党胜了6个,民进党只保住3个县议会。

胜选之后,柯文哲言论语惊四座,我们有必要针对柯文哲的“鸵鸟政策”做出批评。

他曾于2015年接受美国杂志访问时,莫名其妙地提出“怪论”。他说中国所提出的“一国两岸”是硬凑一起,而貌合神离,不如用“两国一制”来取代。这样一来,在一制下对各地的基本价值加以调和起来,就会缩短两岸文化及生活态度的距离,这是比统一更为重要的合作,而“九二共识”是下跪的投降。这不是添乱而又是什么?

认真分析起来,柯文哲的“两国一制”就不知所云了。不过他近日在接受美国之音访谈时,就一口气地附和了布林肯(美国国务卿)的建议,中美可以合作时合作,需要竞争时竞争,必须对抗时对抗,他认为这也适用于台湾对中国的策略。

既然台湾是依靠美国的力量支撑的,也就只看美国的立场就可以一目了然台湾的政策,他比较满意的是美国的“兵棋演习”已算尽了保护台湾的各种方案。

由此来看,柯文哲的政治立场是与民进党不相上下的,也对国民党的政治妥协方案有所了解,因此他如果想要参加明年台湾的总统大选,要战胜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候选人就没那么容易了。他的两面立场是模糊了方向,无法让人对他的言论表示赞同。因此明年的总统选举还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之间的斗争,还看不到第三势力(如柯文哲)的影响力。

尽管柯文哲有向美国介绍说,台湾有第三势力,而且其势力是很强的。但提出这样的二分论对台湾也没有好处。美国看到的是,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立场,相差不会南辕北辙,也就没有太大的干预。

虽然美国要看到的是台湾民心全向着美国,而台湾人民要的是安定与和平,不要外来势力的挑衅,假如台海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紧张与危机,就不是海峡两岸人民之福。

最近美国众议院一个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举行一场“兵棋推演”的情景,并假设时间是2027年,中国会出兵台湾。在推演后与会的两党议员的意见是:若台海发生冲突,各方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在战争中没有赢家。

根据主持兵棋推演活动的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or)说,这场演习的主要目的是要遏止战争的发生。

“我们认为将台湾武装到牙齿的必要性,因此美国必须尽快解决台湾积欠的190亿美元武器的交付问题,并与台湾举行演习,增强这个地区的美军力量。这是因为一旦冲突,美国就需要向台湾提供更多武器援助,包括远程导弹的供应。”

“战争就是战争,冲突永远不应该作为采取行动的第一步,我们希望和平解决问题,我们也要求中共维持现状。”

即便美国政界有预见台海危机将在2027年爆发,但加拉格尔对美国商界的乐观心态感到惊讶。他说:“最近我和一间金融公司的高官有过会议,对方告诉我,台湾发生冲突的几率近乎于零。我认为美国商界的想法是天真的,因为发生在海峡的事情不会只停留在那里,它会迅速升级”。

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首席民主党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提(Raja Krishnamoorithi)则指出:“我们永远不想在台湾海峡发生冲突,我们会确保使用一切手段来防止冲突”。

从俄乌战争,我们已看到美国不介入军队,给乌克兰带来很多危机。如果海峡冲突,美国只供武装不派军人入战,那台湾又能顶多久?

在韩战(1950-1953)中,美国出动了数十万军人,结果在3年半内结束,打了一场回到原状,不算赢的战争。

在越战(1965-1975)期间,美国派出60万军人在越南开展游击战,结果最后撤军,因为美国人反对战争,当时已有5万美军牺牲。

既然美国人也珍惜生命,那么台湾可以期待美国能派数十万军进入台海与中国决一死战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台湾人就不要太天真。

再说,台湾欠了190亿美元的军费,美国已开始追讨了,且说后头还要供给更多武器,这不是消耗台湾的经济资源吗?如果钱不够,又如何打胜仗?

发布于2023年4月27日东方online: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mingjia/2023/04/27/562023

25.4.23

巫统与行动党的微妙关系

 照理说,巫统和民主行动党是水火不容的政治宿敌,但偏偏出于政治的需要,英国在1961年通过东姑提出成立马来西亚的概念,把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扩大成一个国家(1948年时,英国为反共而强行把新马分家)。

如果单纯是马来亚与新加坡合并,相信马新不会爽快承诺,因为这涉及人口种族组成的问题。后来在英国的保证下,新加坡、沙巴和砂拉越是有条件加入马来西亚的,除了保有移民自主权和劳工自主权外,新加坡还多加教育自主权等。

就这样,在1963916日马来西亚正式成立了,马来亚联合邦转身成为马来西亚联邦。虽然初期(1963年)是将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视为“邦”,但不知为何在1976年联邦通过国会修宪,将沙巴及砂拉越降为“州”,不再被视为“邦”。

这可能是中央要对全马有绝对的控制权,也不同意东马坚持征抽石油税达20%(中央只同意付5%)。因此从一开始,马来西亚内部就出现了政治问题和政党之争。

英国并不理会马来西亚各方面的抗议声和不满声,因为它看中的是持续保护英国在马来西亚的利益,也就将马来西亚内部的争吵交给各党派自行处理。因此原本李光耀是兴致勃勃要巩固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地位,甚至一度向东姑提出由人民行动党取代马华而继续与巫统合作,但因东姑拒绝,李光耀只好在1964年参加马来西亚的大选时提出“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口号,以争取更大的支持。

未料李光耀的口号在华人社会掀起大波浪,但在马来社会则被解读为对马来人地位的否定也带有种族上的成见,结果触发了两党大斗争,政治出现两极化。

其一是行动党与巫统的针锋相对已升级成官司案件,相骂声不绝于耳,根本无法调解,最后在19658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这样一来,马新间的政治斗争才告缓和。

其二,既然新加坡已脱离马来西亚,身为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也就全面退出马来西亚。至此,蒂凡那被付托在马来西亚另行出发。

蒂凡那(1923-2005)是在1964年的马来西亚大选时,被李光耀派来马参加国选,结果一炮而红。继后他在1966318日成功地注册“民主行动党”。除了党名接近外,党徽也有些相似,一个是闪电,另一个是火箭。

这意味着这两个政党的藕断丝连;尤其是在政治理念上,更由新任秘书长林吉祥带头延续李光耀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口号。

1968年蒂凡那卸下党职返回新加坡,于1981-1985年被举荐为新加坡总统,后因与李光耀闹翻而辞卸总统职,于1995年移民加拿大。

也因为巫统认为李光耀的理念冲撞了马来人的权利和尊严,因而将四十年代中期为反对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而出现的“马来人至上”的口号再次响起。更在1969年的“513”暴动后,“马来人至上”(Ketuanan Melayu)的观念获得确立。

许多年以来,巫统和行动党就在这两种不同的口号上相互对峙和相互斗争。甚至在第15届大选前,巫统还通过不与行动党和公正党合组政府。但当成绩揭晓后,各党都感到惊愕,原本是国盟占上风,后来是希盟占上风。这样的兜兜转转奇迹出现了,两个敌对党宣布组成团结政府。

有人质疑这个团结政府不会持久,也有人估计会因政见的不同再起斗争,例如前任首相及前巫统副主席伊斯迈沙比里就不看好巫统与行动党的合作,他甚至形容两党的合作是“强迫婚姻带来的后果”,而这后果在不久后会扩大。

在这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在对待前首相纳吉被特赦事件上已出现不同的声音,行动党元老林吉祥说,如果纳吉获得特赦,首相安华领导的联合政府将会自我毁灭,继而垮台。他认为特赦纳吉,巫统才能重视辉煌的想法是错误的,它对巫统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有利于伊党和土团党。

但林吉祥的言论则受到巫统教育与研究局主任卜艾反驳,他促请林吉祥不要再发言,应交给秘书长陆兆福讲话。

从目前的局势看来,巫统头头显然不希望与行动党领袖相互攻击,因为这将导致分裂,谁也输不起。因此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合作能持多久?

至于巫统要求元首特赦纳吉,那是巫统和纳吉之间的特殊关系,阿末扎希有过什么样的承诺?我们也不知道。

如果要求特赦是巫统理事会的一致决定,那就让巫统面对一切的结果。换句话说,就让事件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一起走吧!

刊登于2023年4月24日《南洋商报》https://www.enanyang.my/node/538315

21.4.23

人造岛是槟城的未来?

 槟州政府对交通大蓝图的一变再变,显示了当州政府与中央政府不属于同一政党时,一些大型计划是较难推动的,例如槟州政府力荐的轻快铁也需要得到中央的首肯,因为涉及的款项太大,动辄数十亿令吉。消息称,原本轻快铁总站设在光大,直赴人造岛,现暂被改在峇东(Permatang Damar Laut)。

如果我们回到半个世纪以前,也真的不堪回首当年的槟城是如何地落后乃至沦落为渔村的。正是这一冲击,激发了槟州选民在196959日用选票打倒了联盟政府,换来了林苍祐当政的年代。

虽然这个交接被称为“改朝换代”,但认真分析,只是人事变动,政治战略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林苍祐本是马华的老大。

林苍祐是在1954年应陈祯禄之邀加入马华,且在1958年的党选中,取代陈祯禄成为马华的第二任总会长。

1959年他与东姑闹翻而退出马华。1961年他另立新党,取名“民主联合党”,与马华打对台。

1968年他与陈志勤联手成立民政党。这个党在1969年夺得槟州执政权。

即便在选后第4天,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但在1971年,时任首相的敦拉萨宣布结束紧急状态。这使到林苍祐有时间思考如何解决槟州的大问题。

最严重的是,槟州失业率占17%,归因于自由党地位的丧失及槟州没有足够的工厂吸纳工人。因此林苍祐的第一个工作便是吸引外资,争取它们来槟设厂,以缓解失业问题。下来他就针对槟州的发展提出他的大蓝图。

在工业及房屋方面,他将槟岛的峇央峇鲁及北海的诗布朗再辟为工业区,也在附近兴建了许多房屋。这就是林苍祐口中的乡村工业化及乡村城市化的宏愿。后来这两个地区发展成为槟州的卫星镇。

与此同时,林苍祐也提出他的发展大蓝图:

1)槟州政府依然以乔治市为中心,在核心地带发展光大大厦,共65层,是全马最高的建筑物,作为槟城的象征。

接着他在乔治市(光大)的中心用圆规划一个圆圈称这圆规一划下来,就显示乔治市的中心没有被改变,而未来的发展尽在圆圈内的地段,北海的诗布朗再也在这个圆圈内。

2)当时乔治市还没有古迹区的概念,林苍祐就拆了面向港仔墘的老屋,且在中央竖立了一座光大,成为槟城人的“骄傲”。

3)林苍祐重申,他一定要把槟城大桥建立起来,以衔接槟威两地,进而带动威省的发展。

这个计划也是一波三折的,直到1980年在中央首肯下才敲定由韩国现代建设株式会社(Hyundai)承建。经过5年的时间,终于在1985年通车。

4)在完成大桥工程后,林苍祐开始规划改善槟岛的道路,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在发展槟城时,所设计的道路是很狭窄的,虽然许多道路已改成单行道,但交通越来越塞。

有鉴于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林苍祐请专家为槟城的交通做规划。

在这方面,专家建议建造4条外环公路,将有助缓解塞车之苦。这4条即为①海墘码头到峇六拜;②旧关仔角至丹绒道光;③日落洞入发林再延伸至峇央峇鲁,及④峇六拜到浮罗山背。

由于涉及的工程浩大,州政府无能力完成外环公路。

来到1990年许子根当政的年代(1990-2008),他只得拿土地换公路的兴建。根据当时的估算,这条道路(从峇六拜的林苍祐大道直到海墘)耗资不下2亿令吉,州政府只得将沿海的地区进行交换。

至于承建公司的土地,包括填海的地区有多大?我们也不得而知。

可能是涉及政治问题,反对党曾形容这是“拿米换番薯”。这条大道在林冠英上台后(2008年)被命为林苍祐大道。

5)在完成林苍祐大道后,许子根也有思及再辟另3条外环公路,但又涉及收费或不收费之间的考量,也就无法施工。

6)这个计划来到林冠英的年代(2008-2018),他提出了“两岸三通一个槟岛”。在这个计划下,预料耗资63亿令吉。除了海底隧道(全长7.2公里)之外,尚有3条快速公路,分别称为槟岛第1、第2和第2A泛岛大道。但反对党在今年3月份批评第2配套工程从亚依淡新市镇至敦林苍祐大道工程进度非常缓慢,目前才完成27%。但首长曹观友的答复是,有关工程可能将在2025年完成。

7)在曹观友执政时期(2018年起),有提及在槟岛南边建造三个人造岛,建筑师希望能营造一个无车的都市环境,使得街道变得更易行和更能进行自行车活动。其中一个岛(500英亩)将规划为电子公园,涵盖研究、开发和当地商业发展的各类空间。在公园内,将设有会议厅、教育中心,并可在这里研究和探讨高科技的功能。

第二岛屿主要扩大飞机场。

在整体上,这三个岛将成为高科技的研究中心,可供商业用途,总共占地4500英亩,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多元生态的城市。

不过,从林苍祐到今天的曹观友,槟州的环境已大有改变,其一是乔治市一部分已被联合国列为文化遗产古迹区(2008年),也就影响槟城市区的原来规划。林苍祐的城市重建计划也因之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议论不停的交通大改革,但讲了半个世纪,尚未达成一个统一蓝图,就不知环境评估部门还有什么补充和意见吗?当地的渔民和农民会反对增建三个岛屿,让槟城成为半导体工业的集散地,为更多的人民提供就业机会?

其实,如果槟城要真正成为“东方硅谷”和半导体核心,必须要规划一个新地区专供科技教育能充分在槟城开展,不然槟岛的优势将展现不出来。

发布于2023年4月20日东方online: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mingjia/2023/04/20/560720

18.4.23

六六空难与沙巴政争

 沙巴州一场最严重的空难发生在197666日,有人因此称为“双六空难”或“六六六空难”。它在顷刻间肇11人死亡,机舱内有沙巴首席部长敦莫哈末法史蒂芬及另10人遇难。

这宗空难对刚上台执政才44天的人民党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罹难者中有4人是沙巴州内阁的领导人。

根据政府的报告披露,调查小组未见任何导致空难的技术错误或蓄意破坏;反之,调查发现这是人为失误所致。据悉,飞机尾部储物空间装载的货物超过了飞机的最高装载量,造成飞机失衡。事故的可能原因在于飞机重心位置远远超出了机尾极限。

当飞机在降落时,襟翼超过25度(后货舱里装了325磅(147.4公斤)的包裹,超出了198磅(89.8公斤)的允许负载量),结果使机头上扬,而控制杆超出前方范围,发生了失控,飞机陷入失速状态。

虽然报告有指出机师当时有所失误,但这架GAF N-22B诺曼型飞机也被认为是有问题的。根据莫哈末法的女儿法丽达指出,这类诺曼(Nomad)飞机不是没有意外,而是有前科纪录。她说,这类型飞机甚至被形容为“寡妇的制造者”,最终澳洲政府在1985年停止生产这类飞机。

其实,从空难事件来看,印证沙巴是个政治不稳定的州,它的政治变动是与整个国家息息相关的。

原是属于汶莱的领土,但在1882年后,即被英国人所管辖,直到战后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963年时,英国安排沙砂组成马来西亚联邦,且与马来亚联合邦签订成立马来西亚协定。沙巴有20条协定;砂拉越有18条。这之中规定这两个州拥有移民及劳工自主权,但没拥有教育自主权。

为了安抚沙巴的原住民,因而委任卡达山领袖唐纳史蒂芬(原本他是基督教徒,后来才皈依回教)为首任首席部长。

不过他在位的时间很短,在1964年被东姑罢免,让位给华人罗思仁。但担任州元首的慕斯扎法不想一直担任无实权的州元首,乃暗中策划夺权。果然在1967年时,沙统跃居成为执政党,实现了慕斯扎法当首长的美梦。

但在9年的统治期间(1967-1976),慕斯扎法的独裁统治终于逼使沙统(USNO)的总秘书哈里斯另起炉灶,成立人民党(慕斯扎法一向来是沙统的主席)。结果在1976年的州选举中把沙统打倒(人民党28席,沙统只有20席)。

由于保密功夫到家,直到人民党胜出后,人们才惊觉幕后人竟然是莫哈末法史蒂芬,哈里斯成为他的副手。

虽然我们并不明白莫哈末法与哈里斯的关系,但在对付慕斯扎法的目的则是一致的,但坊间因有所指责,哈里斯最后通过法庭拿回清白。

也是在这一年,不知何故,沙巴发生两件大事:

其一是国会通过修改东马地位的宪法。

1976712日,时任首相胡先翁提出修宪一读,主要是重新排列各州的排名。此法案获得砂拉越首席部长阿都拉曼耶谷支持修正案。

后来此法案在130名国会议员支持下通过,所有东马的议员都支持修宪,包括砂州的土保党、人联党及沙巴人民党与沙统等。

既然得到东马议员的支持,就等于沙砂接受降级为州,而不再被视为邦。

但无法理解的是,事过45年,才又见东马人后悔将权力交予西马中央,因而在2021年迫切拿回来,又将“州”的地位恢复为“邦”。这之中有什么奥秘?大家都一知半解。

其二,沙巴政局从1976年开始就充满变数。先是人民党崛起取代沙统。只可惜英年早逝的莫哈末法未能施展长才。空难也导致沙巴政治出现许多的相互指摘,政权的变动也如同走马灯,彼此忙于夺权,哪有心思搞建设和发展?

虽然哈里斯在1981年的州选中大胜,但转变终于在1985年到来。这一年拜林退出哈里斯的人民党,转而成立团结党。即便哈里斯为讨好马哈迪,在1984年将纳闽岛移交给联邦,但人民党还是逃不掉在1985年的选举中惨败。

接着下来,沙巴的政坛说换就换,一会儿是团结党当政,一会儿又说巫统当政,再一会又是希盟成为大赢家。

以此来看,沙巴仍需要清除阻力以形成一个平和的邦,不然前景未可预卜。

刊登于2023年4月17日《南洋商报》https://www.enanyang.my/node/537219

14.4.23

马华及民政路在何方?

 现在已进入4月中旬,一般预料尚有6州议会任期届满,行将于今年6月或7月进行州选。这6个州是吉打、登嘉楼、吉兰丹、森美兰、雪兰莪和槟城。

3个州是马来选民占大多数,在华社掀不起浪潮。一般推算,伊斯兰党会比较占优势。换句话说,由土团党领导的国盟会以伊党的月亮标志在吉兰丹和登嘉楼提名(慕尤丁语)。至于森美兰、雪兰莪及槟城的国盟要以什么旗帜出战,尚不明朗。不过基本上它们会维持各党用本身的标志出战。

2018年大选时,在国阵旗帜下出征的政党有巫统、马华、民政党和国大党等。但在选后丢了政权就出现分裂的局面。最先退出国阵的有砂拉越的“国阵”,用最快的速度组成“政党联盟”(GPS)。不久之后,民政党也宣布退出国阵,但一时之间也不知何去何从。后来土团党坐大而成立国盟时,民政就与国盟有所接触。而沙巴也在2023年退出国阵,另成立沙巴联盟(GRS)。

民政党在此时加入国盟是最不恰当的时机。由于伊党在后期表现出宗教色彩和种族色彩,且是国盟一主要成员。民政党该怎么面对大选?还是一个大问题。比较有保险的是,民政党只用本身的党徽(三角稻穗)出征,不要改成归属某个政党集团的标志。

正因为这样,民政党在没有悬念下是否敢于独立上阵?虽是一种考验,但也不必担心失败的后遗症,反正在政治上民政已是一无所有,倒不如大胆一搏或许会有惊喜出现?

就现实而言,民政只有靠自己才能取得突破,依附在其他政党只能自我矮化,因为民政已没有筹码与其他政党谈合作了。

民政是在1968年起家的,也是没有与任何政党合作就拿下槟州江山。那么这次是不是可以独闯江湖?除非民政在来临的州选拿下3个州议席,就有翻身的机会,不然就成为孤家寡人了。

其实在今天,民政的情况会比马华好。虽然马华仍是国阵成员党,但它在中央没有官职,变成“人微言轻”。因此争取希盟让路予马华转运,那是有难度的。在政治上,没有所谓谦让这码事,所以马华希望行动党能在槟城、雪兰莪及森美兰这3个州让出一两席,那是难如登天的。行动党就是要靠这样的势力维持在希盟中的地位,一旦让位于马华,等于对“敌人的仁慈”,也就非行动党所能苟同的。

当马华在槟城、雪兰莪及森美兰输到连1席都没有时,它已经在谈判桌上输掉所有的筹码。因此要求希盟在槟城让出3席、雪兰莪2席及森美兰1席,对行动党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正如曹观友所说的,谈判的原则是原任议席归原任政党。

既然谈判已是有条件的,那么马华要求希盟让位是在没有本钱底下要求“厚待”国阵成员,这是前所未有的。或者对于巫统可以宽松一些,但并非门户大开。例如槟州行动党有19席,尚差1席才能达半数(总数是40席),如果行动党让出3席,那是削弱行动党的主导地位。如果巫统让出3个马来选区,马华也无法取胜。

至于在雪兰莪,总数有56席,公正党、行动党及诚信党合起来才有41 席,而行动党只占了16席,未达1/3席,也将不会让出两席。

而森美兰共有24个州议席,行动党只有11席,未达半数,巫统有15席,马华能否从两党中各取1席,倒是不容乐观。

既然行动党是从零议席打到到今天才有一定的势力。如果在谈判中要多做“牺牲”,那也是强人所难。

就此而言,马华既不能乞求其他成员党,也不能强要对方让路,也就必然会爆发一定的争执。

本来马华与行动党就是不咬弦的一对,从1964年起,它们的斗争就没有停息过,而在2008年之后,马华的议席和声望就一跌再跌。

如果马华留在国阵内看不到未来,它是否可以考虑与民政合作,通过大选来取得席位。只有在斗争下赢来的胜利,才是光荣和有尊严的。

到了这个时候,马华如果还依恋着马六甲及柔佛的行政议员,在各县市的市议员和地方议员,而认为这样的存在比参加选举拿下议席更为有效地为民服务,那魏家祥就需要检讨马华从创党到今天的得与失,为何参选44席到今天只剩下两个国席?这对一百万政党而言是完全不相称的。

如果马华认为它是有可为而存在,那么它就要检讨74年来马华一败再败的致命伤在哪里?无疑的,在教育上它是有大贡献的,但在政治上的,它更是被认为交白卷。

也许会有人说,离开了巫统,马华的生存空间就更小了,但如果放眼行动党和民政党初出道时,还不是凭一己之力登上政治舞台,在那时我们发现它们不是依靠某个大党起家的?

在今天说,政治已到了一个分水岭,如果安于现状,把各政党拢合一道玩团结,而下来不再有政党间的搏斗,那政党的功能与民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发布于2023年4月13日东方online: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mingjia/2023/04/13/559166

11.4.23

“双英”在台海各显神通

 这不是巧合,而是刻意的安排。今年3月杪,台湾总统蔡英文官访两个尚与台湾有邦交的危地马拉及伯利兹。另与台湾邦交的还有11个国家,即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马歇尔群岛、瑙鲁、帕劳、图瓦卢、巴拉圭、斯威士兰及梵蒂冈。论坛及

不过台湾的重心不是在于增加邦交国,即使再少几个也无伤大雅,只要美国继续承诺军事保护台湾,台湾便会认为其安全已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也于327日至47日率团前往中国拜访,一共12天的行程。虽然没带有政治对抗的味道,但时间上的碰期正好说明马英九是有所为而来。

虽然没有言明是要冲淡蔡英文的外访造成的冲击,但主要是借国民党在去年11月在九合一选举中取得大胜后,马英九也成为适当的人选在此时造访中国,为2024年的台湾总统选举增添筹码。

原本民进党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中保有桃园、基隆、嘉义等县市,但今次却意外地被国民党拿下13各县市长,无形中强化了国民党在明年的总统大选中有望拿回执政权。

与此同时,蔡英文下的赌注更大,除了访南美洲有邦交的国家外,更是在美国孤注一掷。结果她在45日过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特别安排下,在里根总统图书馆与美国众议院院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会面,在场者还有18名跨党派议员。

这是继去年8月美国前众议院院长佩洛西不理反对声,而径自在台北会见蔡英文引发一连串争议后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会晤蔡英文。按照美国宪法,众议院院长属高级官员,排名在正副总统之后,名列第三。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不能接受佩洛西“侵犯”中国主权。

今天,麦卡锡是在美国境内接见蔡英文所带来的后果一时也不明朗。

无可否认的,中台的对峙渊源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当国民党在廿世纪鼓吹三民主义时,孙中山就主张以资本主义立国,大力从西方引进“民主和科学”,以敲醒中国人的头脑。在政治学上,这是“现代性”思想的提倡,因而在1924年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可惜孙中山在翌年逝世后,蒋介石便掌握国民军权,于1927年对亲共及共产党人大开杀戒,种下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不共戴天之仇恨。

正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和心态,也注定这两个政党是水火不容的。即便在1937年为对抗日本侵华国共曾二度合作,但双方的军事力量和地盘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中共借势在东北建立了统一战线,直到1945815日日本投降后,才见和平暂时降临。这段时期,中共走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道路,因为“现代性”过于慢板,跟不上抗日要求民族团结。因此“现代民族国家”成了抗战的口号和思想,不能只单依赖对西方思想追求的“现代性”,这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

党日本于1945815日投降之前后,蒋介石于814日、20日及23日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与此同时,民盟发表“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而斯大林也力促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并说毛的安全由美苏两国负责。

93日,国共两党开始谈判,中共提出11 项谈判内容。在43天的谈判后,双方于1010日达成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坚持中国在国民政府蒋介石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在中共并不完全同意下,内战断断续续地发生。到了1946119日,国共谈判已彻底破裂。

19473月,胡宗南部队开进延安准备收复之时,却遭遇毛泽东的空城计。至此,国共合作荡然无存。

194739日中共代表全撤返延安,意味着内战已经升级。毛泽东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几近解放了全中国。

194910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来,毛泽东是计划在1950年解放台湾,但因韩战爆发,中国派出数十万志愿军赴朝鲜“援朝抗美”,也就耽搁了对台湾的解放。因为这阴差阳错,直到今天,台湾依然是个挥之不去的大问题。这就是台海间化不开恩怨的由来。吊诡的是,为什么台湾的安全要由美国来保护?难道台湾是美国的一部分?

刊登于2023年4月10日《南洋商报》https://www.enanyang.my/node/536102

7.4.23

南海有宣言没准则

 因为中美关系陷入紧张,导致东南亚国家也有所分歧。虽然还不过于严重,但事实摆在眼前的至少有3个国家存在与中国过意不去的矛盾。

为什么美国重视南中国海的军事活动?因为这是美国唯一全面控制不了的海洋。除了早期美国并不重视南海的重要性外,也是因为法国的不争气,在奠边府一役(1954年)惨遭失败而全军退出越南并将烂摊子交给美国接管。

美国在1898年已取代西班牙占有菲律宾。

但要了解东南亚及南中国海,我们还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说起。

二战最大的变化是世界出现了“冷战”,一边以美国的西方世界为首;另一边则以苏联的东方世界为首,后来又加入中国。

美苏两个大国瓜分了欧洲和东南亚。欧洲分成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东南亚则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北越(由胡志明领导)属于共产国家;另一个是南越(由美国扶持的阮文绍掌权)。

因为大国的介入,东南亚在战后就明显地出现东西方集团。在初期,西方势力最大,在美国领导下,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被视为亲美的国家。

1954年,美国导演的政治集团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除了泰国、菲律宾和巴基斯坦外,其他成员有西方国家的美国、英国、法国、澳洲和纽西兰。西方国家的参与是因为它们在东南亚仍拥有殖民地或保护国。

在这个组织名下,举行了多次军事演习,但到了1965年法国拒绝参加军演。到了1973年巴基斯坦退出,因为它不是东南亚国家。

为此,美国决定在1975年解散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东约)。

另一方面,在东约解散前,东南亚也已存在另一个组织,称之为ASA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东南亚同盟)。它是在1961年成立,成员国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虽然这个组织没有明显地向共产作战,但它还是个反共组织。

1967年时,马菲泰在吉隆坡举行会议,宣布由ASEAN(东南国家联盟)取代ASA(东南亚同盟)。

1971年,马来西亚首相敦拉萨提出东南亚化为和平、自由与中立区(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ZOPFAN)的建议,获得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支持,也因而淡化了它的军事色彩,成为一个专注于贸易与经济合作的组织。

1971年英国宣布从马新撤军及1975年美国也宣布从越南撤军(结果是南北越统一成为越南),也就在1976年,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东盟成立以来的首次会议,会议通过两份重要的文件:其一是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TAC);其二是东盟协调达成一致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这两份文件后来就成为东盟的新起点。在1994年后,东盟已扩大成10个成员国,即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汶莱、越南、柬埔寨、寮国及缅甸。及后东盟又扩大与大国及重要国家的联系,因而有了东盟10+1+2+3的组织。其中被认定合作的对象有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印度及澳洲等。虽与中国的合作比较复杂,但最后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其中,于2002年在柬埔寨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十分重要的信约,它是柬埔寨努力促成的。

宣言共有十大要点,其重点如下:①各方重申以《联合国宪章》、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的国际法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若有任何“领土”争议,得由直接有关主权国透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于排除美国的干预)。

③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他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行动。

④各方重申将进一步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以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最终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在宣言上签名的除10个成员国外,也加上中国。

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宣言本身并不完整,且有补充的必要,因此才有了续订准则的必要性。但不幸的是,这份宣言公布了20年(2002-2022)还是无法签署行为准则。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困难?拆开来说,就是美国对行为准则的不满,以致延误20年还是无法完成。

中国方面提出的准则包括:①有关国家不要采取旨在进入尚未占据的南海岛礁行动;②有关国家应限制在南海地区进行军事行动及③有关国家相互通报将会对南海地区产生影响的重要政策。

即便在20233月的会议,有第一轮讨论和通过“行为准则”,但尚未过第二及第三点,因此中国国务委员王毅只能表示对此仍持乐观态度,但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落实?

俄罗斯的学者德米特里·莫夏科夫认为美国人将说服一些东盟国家认同美国对准则的反对。毕竟中国有加入一项条款,规定外部势力不得进行军事演习。

为此,美国已说服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反对中国提出的准则,这个目的明显地让中国不能把美国排除在南中国海外。

不过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腾布林克也坦白地告知各国,美国继续主张航行自由、飞越自由以及和平解决争端。

这位外交官也被揭露曾私下与越南、菲律宾、汶莱和马来西亚密商反对中国的准则,以便遏制中国的势力。

在这方面,印尼总统佐科威于316日主持东盟会议开幕时说:南中国海的行为准则应以确保和避免任何潜在的冲突为基础,东盟希望看到一个和平与稳定的海洋,国际得到遵守。

佐科威更进一步指出,如果东盟允许自己成为任何全球大国的代理人,那将是一个错误。对此,佐科威也希望东盟继续和中美合作。

只是菲总统小马可斯认为准则应加入海牙法庭的判决,这是中国完全不能接受的,也等于否定中国对南海提出的九条线来作为领土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南海行为准则一直不能被签署的最大原因之一。

发布于2023年4月6日东方online: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mingjia/2023/04/06/557781

5.4.23

中马新需要发展“大陆桥”

 我国首相安华对中国的访问,其战略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在同一时间到访中国,两人更在海南博鳌论坛上发表精辟的演讲,除了表达了中国对马新关系的重视外,马新也会延续中马新的历史情意结,从而体现了当今的马新与中国已是重要和密不可分的战略伙伴。

马来亚的地理形势位于在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的中间地带。在1786年由英国占领后,它就先后将甲峡北面的槟榔屿及甲峡南边的新加坡,连同马六甲在1826年组成“海峡殖民地”(俗称三州府)。

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时,马来亚和新加坡成为英国的桥头堡,例如在1840年英国通过马六甲海峡及南中国海发起鸦片战争打败清军,并赤裸裸地占领香港。又例如在1948年时,英国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实施紧急状态以切断共产势力从越南南下,马新及印尼继续成为反共的堡垒。

换句话说,从战前到战后,在英国和美国的军事干预下,挡住了将整个东南亚赤化的骨牌效应。一个最现实的实例就是泰国、马来亚和新加坡在五十年代后成为英美的保护伞。印尼也因之在六十年代中期(1965-1966)发生印尼左派(以印共为首)和右派(以印军队为主)的暴力斗争,一场政变和反政变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爆发,数十万名印共及其支持者被杀害,又有数十万华人被驱赶回中国。

从那时起,华人被打上亲共的烙印,而事实上,他们有不少人是置身政治圈外的。

一场政治斗争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命运,直到1989年马共与马泰政府达成和解,放弃武装斗争及1990年印尼恢复与中国邦交,在在反映出东南亚地区正在寻找独立的道路,不再成为西方的马前卒。

尤其重要的是,在2017年因为印尼与中国合作的“雅万高铁”(雅加达和万隆)已近完工,正进入试验阶段。同时,中国近期也大大增加对印尼的投资,其速度之快超过马来西亚的想象。根据安华透露,2022年中马贸易总额达4871万令吉,比2021半年增长15.6%。而印尼与中国在2022年的贸易总额为1491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9.8%。由此可见,马来西亚仍排名第一,而印尼则排名第二。

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在2016年前后,马中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包括东铁列车工程、两条从东马到西马的油管和气管,也希望隆新高铁早日开工。

遗憾的是,希盟于2018年执政后,马哈迪二度任相时,他就对上述工程喊停,理由是投资过大,马来西亚承担不来。

后来东铁计划恢复竣工,目前工程已完成40%,有望在3年后完成。

2020年国盟上台取代希盟后,任相的慕尤丁还是不批隆新高铁,只建议建到新山为止。换句话说,马来西亚不希望新加坡从中得利。来到2021年上位的伊斯迈沙比里倒让人意外地支持兴建隆新高铁。在人微言轻下,他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直到2022年杪,安华上台后依然绝口不提隆新高铁。

本来我们预计安华本次率团访华时能有震撼人心的惊喜宣布,可是只见中马两国领袖交流时,只提及基建的重要性和维持南中国海的稳定与和平。

根据我们理解,“隆新高铁”尚未招标,日本和韩国也想争相竞标,所以不适合提前宣布。

再者,“隆新高铁”是个敏感课题,政府尚未有定论。

基于目前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马六甲海峡输送石油和天然气(一年约有10万艘油船经过甲峡,有60%-70%是运往中国的油轮),也就促成马来西亚不得不担心中国可能在另外一个地区作出另外的选择,以输送油管和气管。

既然连寮国也有高铁,越南和泰国也在迎头赶上时,马来西亚又有何理由不建隆新高铁呢?我们相信这只时间问题

其实,当印尼已有高铁时,且决定迁都努山达拉,马来西亚已是没有任何理由将高铁搁置一旁的。

当时代的车轮可以通过列车穿越各个国家时;当陆权国家可以利用衔接的大陆桥而促成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时,我们还在等待什么呢?

刊登于2023年4月4日《南洋商报》https://www.enanyang.my/node/53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