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3.06

拿督翁精神与巫统同在

在2月26日的那一天,柔佛巫统在峇都巴辖有一个大游行集会,用以纪念巫统创党人拿督翁惹花在60年前(1946年同一天)领导马来人抗议英殖民政府决意在马来亚推行新政宪,定名为“马来亚邦联”(Malayan Union)。首相阿都拉带头参与,目的是激励年青的一代劳记拿督翁的丰功伟绩。谢爱萍在其专栏中有提及这件事。我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拿督翁与巫统的关系。因为有了拿督翁的那一场对英国的强烈抗议,终于改写马来亚的历史而有了今日的局面。因此在巫统乃至马来人的眼中,不论拿督翁在后来因发生歧见离开巫统,他的灵魂和精神始终与巫统同在,他成了第一马来民族英雄。

无可否认的,巫统的策源地是在柔佛,在1946年1月3日,拿督翁先在柔佛推展了柔佛半岛马来人运动(Peninsular Malay Movement of Johore,简称PMMJ),目的是要迫使英国撤消“马来亚邦联”宪制,恢复原有的马来人的特别地位。接着他号召全体马来人出席于3月1日在吉隆坡举行的马来人团结大会。这个时候,拿督翁已经50岁。在同一年拿督翁由县长提升为柔佛州务大臣。

所谓的“马来亚邦联”是英国政府(工党执政)为克制马共势力在战后的坐大而急切抛出的一个新宪制,在没有提及马来人特权及各州苏丹地位下,由英国直接控制的马来亚,不但未获当时的左派政团热切认同,认为仍是殖民地产物,换汤不换药(马括马共,民主同盟党及马来国民党),而且也受到马来上层精英动员马来人群起反对。在拿督翁一马当先号召下,马来人不分党派与思想一连三天在吉隆坡集思广益,共有41个马来政团参加,包括马来国民党,议决成立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nited Malay National Organisation,简称UMNO或巫统),即席委任五人小组起草章程,由拿督翁领导。就这样在同年5月11日催生了巫统,也塑造了拿督翁的权威。

起初在英国不让步下,拿督翁只好促请各州苏丹不要参君拟于4月1日推行成立的“马来亚邦联”仪式。在形势急转直下后,英国改弦易辙,转向与拿督翁及各州苏丹谈商新的政制。经过两年有余的推敲,一份新的宪制《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在三造(英国、巫统与苏丹)签署下于1948年2月1日生效。同年6月,英国宣布在马来亚实施紧急法令,并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进行打压和取缔。

《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确认了马来人的特别地位和各州苏丹的既有地位。这是马来亚联合邦宪法的滥觞。尽管在巫统成立后,左派的国民党在数月后退出且在1951年11月衍生了回教党,并没有影响巫统的政治地位。

不过,当拿督翁在1950年在巫统党内发难时,却曾使巫统一度陷入危机。主要是拿督翁坚持巫统开放门户,容纳非马来人的加入,但不被党内大多数党员所接受,愤而辞职获挽留。虽然如此,拿督翁仍然不放弃他的理念,在1951年8月再次辞职,另组马来亚独立党(1951年9月16日成立,较回教党早些成立)与巫统对峙。他的多元政策也吸引了其它种族的政党给予支持,包括马华的陈祯禄及急进党的林苍佑在内。但是不多久临危受命力保巫统不分裂的东姑阿都拉曼(取代拿督翁成为巫统主席)又把其它种族的政党拉回来。这事起于1952年的巫统与马华连手参加吉隆坡市议会选举打败了拿督翁的马来亚独立党的候选人,奠定了巫统马华合作的基础。《联盟》的成立由此而来,又于较后加入了国大党,形成三党结盟的组织(1974年联盟扩大,改名为国阵,也就是今日的执政党)。

在选举中失利的拿督翁并不气馁,因为在政治上他都是一个胜利者。从1951年开始,他就被英殖民政府委任成为内政部长,拥有行政上的某些特定权力,也是第一位入阁高职的马来精英。即便他离开巫统另组新党,且在1954年将马来亚独立党改名为国家党(Parti Negara)与巫统较量,他还是稳坐内阁中代表马来人的第一部长,一直到1955年独立前的普选失败。如果拿督翁不离开巫统,他肯定是这个新生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

虽然失去部长和议员地位,拿督翁的顽强斗志又再参加1959年的大选,结果国家党只他一人中选国会议员,已无缘晋身统治阶层。1962年不幸病逝,人亡政息,拿督翁也结束他多姿多采的一生,并获得国葬礼遇,一切恩恩怨怨也就消失了。1971年当敦拉萨成为第二任首期和巫统主席时,他把拿督翁迎回巫统,让巫统重新树立其源头。直到今天,拿督翁在巫统的字典中,是它永远的第一民族英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