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5.4.05

功利主义与华文教育 (横刀立马)

*飞扬

由于华文的普及,也在90年代之后跃居成为国际语文,因此我们读到以下两则新闻和评论。

1. 副首相纳吉4月2日访问北根一间华小时这样说:“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学习华语能够加强国家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个人建立经商网络,无形中可提高就业机会。”

2. 英文星报副总编辑黄春威于3月20日在其专栏中这样写道:“如同许多华人家长,我把女儿送进华校接受六年教育,而我本身是英文教育者,不会读和书写华文。我本身错过这个机会,但我不要剥夺女儿学习华文的机会。我和我的太太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经济前景重于文化或种族来考量。”
因此接下来,他又这样说:“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我意识到儿女必须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下学习华文。”

倒转过来,他说,他的受华文教育的父母,在60年代,决定将他们的三个孩子送进教会学校(英校)也是基于经济的理由。

从上述两个事例,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语文的学习是从功利主义出发的,若不是出于功利主义或实用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作为出发点,则有关语文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这就是说,当今有这么多人学习华语华文,是因为它的商业价值或就业机会较过去大大提高。正如对英文的学习仍然被摆在重要的地位,也是因为掌握英文可以在世界通行无阻,更有机会攀登高职而成为精英人才。

可以这么说,功利主义完全占着主导的地位来决定某个语文的兴衰,而且这也与政治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这清楚地显示在80年代后华语华文得到重视,是因为中国已逐渐与国际接轨,且逐渐从中崛起,如果今日的中国仍然像过去那样封闭或被形容为落后的国家,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友族学生,也不会吸引众多的受英文教育的华裔家长把下一代送进华校。

在过去,就拿五六十年代来说,华校不是华裔家长的首选,甚至在华校当权的教育工作者也与黄君父母一样,把子女送进英校。表面上他们是热爱民族教育的一群,实际上他们在功利主义熏陶下,也成为对民族教育的“背叛”者。

再有一个因素是华校在过去被標籤是“共产”或“左派”的温床,理由是中国是一个“共产社会”,而远离左派的最好的途径就是不送子女进入华校。

虽然如此,仍是有一批又一批的华人依然把子女送进华校。这群人中以中下层阶级为多。在那个时候,對這些人來說,民族文化的情感压倒“功利主义”,且义无反顾地支撑下去,为的是民族的尊严和文化的传承,可惜具有这种思想的华人并不是绝大多数;以致不少人选择进入英校,拋弃方块字,因为方块字在他们看来是“无用的文字”,不懂也吧!何必学习呢?于是我们的华人社会出现分裂──一边是华文教育的,另一边是英文教育的。华人的团结也就无从谈起,除非是为了功利主义和为了达成某种利益的维护,才勉强地貌合神离的凑在一起,而后又因思想的回异分道扬镳。

不过80年代过后,左派阴影不在,华语华文竟然在因势利导下成为被重视的媒介语,这不是因为人民的思想的改变,而是因为中国的强大促使华语华文成为国际通用语之一,是在英语英文之后的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国际语文。

正由于这样,今天有超过10%到15%的非华裔进入华小(总数是65万人左右)。这是友族同样看到华文已是重要的语文,他们静悄悄地鼓起一场教育的逆转,目的无非是希望下一代能多学习一种具有“前途”的语文。虽然这是从功利主义来考量子女的未来,但无可厚非,也是好事,因为他们是友族,华语华文不是他们的母语。

反之,许多华裔家长,包括受英文教育者也对教育改变航道,并非他们顿然醒悟“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存在之根”,而是他们出于功利来顺应潮流。

因此我们不要天真地以为这些华人发现“昨非今是”,他们只是识时务的一群。

无论如何,他们能在此时此刻看到华文的重要性,也就无需过于责难了。毕竟在很多时候,民族情感是敌不过私利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