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9.4.08

巫統權力轉移之變化 (3) 數位領袖退休方式

馬哈迪的提早宣佈退休的方式是別開生面,也是與眾不同的。與前任的數位國家領袖截然不同,除了阿都拉薩(第二任首相)是病逝於在位時外,其他的領袖都是在世時即卸下重擔。

先說第一位巫統主席(也是創黨人)拿督翁。他是在1946年發起組織巫統,以爭取英國殖民政府簽署“馬來亞聯合邦協定”,確定了馬來西亞今日的模式。

拿督翁倡組巫統

在未催生巫統時,他已經是殖民政府下的一位政府高官,擔任柔佛州署理州務大臣。因此他是帶著官職投身政黨政治,也全面地改變了馬來人的命運,包括保護了馬來人的特權地位,並為馬來人下定義(必須是回教徒)和維護蘇丹制度。

1950年6月,拿督翁憤於巫統大會上不接受他的開放黨員予非馬來人的建議,宣佈辭職。3個月後,巫統再通過特別代表大會,一致挽留拿督翁,後者接受留任。

但翌年,即1951年被擢升為英政府的內政部長的拿督翁,又再無法說服黨大會同意開放門戶,再度辭職。這一回他不再吃回頭草,而是另起爐灶,成立新政黨“國家黨”(原為馬來亞獨立黨)和巫統公開對抗。經過兩屆大選(1955年及1959年)爭奪執政權不果,拿督翁已是孤身寡人(只他一人當選國會議員)。1962年不幸逝世,人亡政息,國家黨也“無疾而終” 。

雖然拿督翁已在1951年離開巫統,但他的“功績”卻不被巫統所忘,仍然視他為創黨人。歷史把他和巫統結合起來。這是拿督翁始料不及的安排,不過他也許應得到這樣的“善待”。如果他不離開巫統,沒有人能推翻他,或者他將是我國第一位首相,可惜首相職位與他擦身而過,留下幾許的無奈與遺憾!

第二位巫統主席是東姑阿都拉曼,他在1951年填補拿督翁的空缺後,幸運之神就一直伴著他。不但在1957年獨立時成為首任首相,而且在位頗久,直到1969年大選後,因爆發“513” 悲劇,被逼移交權力於副手阿都拉薩。

發起倒東姑運動的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的首相馬哈迪醫生。但也因此付出代價,被巫統開除出黨。

1971年,東姑正式辭去黨國職務,阿都拉薩接任成為第二任首相和第三位巫統主席。雖然表面上東姑是自動下台,但事後他也承認是在壓力下退休。從“快樂的首相”變成“滿腹牢騷的王子”,有史家形容東姑是在“宮庭政變”下的“犧牲品”。

在位14年而退休的東姑不甘寂寞,對政府施政常有微言;尤其是在後期對馬哈迪的當政“大力鞭撻” 。

1990年,東姑辭世。馬哈迪少了一位責難者,而東姑的遺憾是在退休一直耿耿於懷,無論如何歷史還是把他的功績載入史冊中。

第三任巫統主席也即是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是在1976年當任時病逝。如果他仍健壯,巫統是牢牢控制在他手中,他比東姑更懂得運作權力。換句話說,他沒有所謂退休的安排。

第四任巫統主席和第三任首相胡先翁是阿都拉薩一手挑選的接班人(他是巫統創黨人拿督翁的公子)。原本有望接班的東姑拉沙里失望之心情可想而知;但更大的失望是胡先翁不挑選東姑拉沙里為其副手而是挑選馬哈迪作為接班人。

為甚麼東姑拉沙里擔任巫統副主席比馬哈迪早,卻成不了接班人?這個謎一直沒被打開。命運似乎在作弄東姑拉沙里。

1981年胡先翁,當了5年首相後感到疲累,在沒有壓力下,事先宣佈將在黨代表大會上辭職,讓位於接班人馬哈迪。

出乎意料的是,在1987年的巫統黨選鬥爭中,胡先翁站在東姑拉沙里這邊,而不支持馬哈迪。人們猜不透胡先翁的意思,也許他受到東姑的影響而反對馬哈迪當政後的處事?也許他受到東姑的影響而反對馬哈迪當政後的處事?也許他認為當初選馬哈迪而不選東姑拉沙里是本身的“失算”?歷史沒有公開的交待,只有留下一個謎團。1990年胡先翁逝世,馬哈迪又少了一位“嘖有煩言”的長者。

2002年6月22日,第五位巫統主席兼第四任首相馬哈迪在巫統代表大會上突然宣佈行將辭職。他也是在沒有壓力下求去,換來的是一片頌讚聲。

馬哈迪自願引退

這裡頭也有一個解不開的結:為甚麼在1981年的時候,馬哈迪支持慕沙希淡成為副手而不支持東姑拉沙里?有種種跡象顯示東姑拉沙里對馬哈迪的“越位而上”十分不服氣,自然不會成為馬哈迪的囑意人。不過也由於這樣,種下1987年東姑拉沙里和馬哈迪在黨內爭坐第一把交椅。馬哈迪在危難之中擊退了東姑拉沙里。

接著馬哈迪又於1986年氣走其副手慕沙希淡,換上嘉化●●。

1993年,馬哈迪在黨選後又換副手,安華依布拉欣從中崛起。詎料1998年馬哈迪將安華革職,引起一場政治風暴,阿都拉巴達威在時來運轉下成為馬哈迪第四位副手。為甚麼馬哈迪不在1999年選納吉而選阿都拉接班?內情同樣沒有公佈,作為首相,馬哈迪當然不必作任何解釋,因為他有權力從三位副手中挑選一人擔任副手。

阿都拉巴達威原本不是馬哈迪的人,而是站在東姑拉沙里一邊,與馬哈迪派對峙,後來才又歸隊,轉而成為馬哈迪的人,但如果安華不出事,阿都拉將無緣成為接班人,他就是在 “不備受看好”的情況下“脫穎而出”。

今天馬哈迪說要走了,阿都拉也就順理成章成為接班人。從一位曾反對馬哈迪的人到馬哈迪的繼承人,這是始料未及的。政治的變幻莫測往往就是在剎那之間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最遺憾的莫過於東姑拉沙里數度跌跌撞撞,結果一事無成;最棘手的莫過於安華事件,阿都拉又如何收場?未來是一個難以測知的變化,畢竟政治本身就是一場權力鬥爭,巫統也沒有例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