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9.6.08

依占向安华借路回家

历史不是重演而是巧合。

1981年9月,刚出任首相不久的马哈迪独排众议,亲自为安华个人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接纳安华加入巫统,结果引起党内“震荡”,更激发元老的不满。但凭着马哈迪的权威与声望,反对声音被压下了,从此有了马哈迪与安华之间说不完的故事。

2008年5月28日,现任首相阿都拉破例在国会接见依占,并接受其入党申请书,也引来各种不同的声音,因为他们不知道依占的下一步棋是什么?因此依占会面对多大的阻力,尚未得而知。

虽然时间相隔27年,但情节大同小异。原来依占走的是一条他的政治师父安华走过的道路,所不同的是他们今天已是陌路人。其中的奥妙却构成不同时代的政治筹码。

安华在参加巫统前的立场比较倾向回教党。他当时领导一个拥有超过5万会员的回教青年复兴运动(Abim),魅力四射,被马哈迪倚重,拉入巫统而强化了马哈迪的回教化政策。回教党也就失去一位潜在的领导人物。自此之后,安华在党内和政府地位扶摇直上,更在1993年成为巫统第二号人物,掌控财政部兼副首相,光芒直逼马哈迪。

不久之后,一位年青人被安华相中,成为财政部长政治秘书,他就是一度与安华“出生入死”的依占。安华的另一位爱将是副首相政治秘书曼梳博士;还有一位特别助理阿兹敏。这三位年轻人构成安华的铁三角。

尽管1998年安华被马哈迪罢黜而后被抛入监狱,但他所领导的烈火莫熄斗争继续燃烧,一马当先的急先锋不是别人,正是也退出巫统的依占。他率先士卒的为安华“赴汤蹈火”,示威游行演说总是站在最前线。甚至因此坐牢付出沉重的代价。身为公正党青年团团长,依占也在后来揭开曾为安华不断请命,结果在阿都拉上台后于2004年为安华争取一个自由的机会。他几乎成了安华的“化身”。

像这么一个为安华“死心塌地”的“心腹”,说什么也没人相信依占会与安华失和。偏偏在2005年时,突然平地一声雷,宣布脱离公正党,且与安华划清界线,理由是对安华失掉信心。

离开公正党后,依占领导一个“反贪污运动”(Gerak),且大动作向首相提呈报告,要求采取行动云云,让人一时之间也不认为依占会有多大的转变。但没有人否定依占极可能在投石问路。除非他甘愿退出政坛,不然他将会寻找另一个政治平台再展抱负。

人民自然会问:为什么依占不在大选前重回巫统而是在大选后才来一个180度的转变?其中的理由不言而喻:国阵正信心满满再次漂亮胜出,当然不会让依占进来“添乱”,也因为大选后安华从中崛起,才使到依占成为被争取的一个重要对象。如果反对党为在大选中失败,依占就不会拥有应对安华的“政治资本”。就是因为他被认为“太了解安华了”,可以借助依占的回巢来削弱安华的形象和影响力,尤其是当下有巫统议员将转向公正党的传言甚嚣尘上之际。换句话说,依占向安华借路回家。

阿都拉首相之所以接受依占回巢,也是从政治的角度作考量,藉以抵销安华对巫统造成的冲击。因此依占的重回巫统将可以被视为阿都拉首相的一个反击行动的开始。

这种反击一方面用以否定马哈迪所说的依占是“特洛依木马”,不会把安华引回来;另一方面也是给安华一个下马威,停止向巫统挖人,而且要提防依占的攻击也许是致命的。这种以“敌人之矛攻敌人之盾”,在兵家上是常用的战略。关键是依占能起多大的政治作用。因为今日的安华在马哈迪时代已受尽侮辱,练就一身“铜墙铁壁”,还有什么事是更具爆炸性可以打垮安华的?这就要看依占的本领了。假使依占只是老调重弹,则他加入巫统的意义就相对减少了。

无论如何,从表现看来,阿都拉已是扳回一局,且激发巫统领导严正看待巫统面临的挑战,不能再作壁上观。

如果说马哈迪当年拉拢安华加盟巫统是为了克制回教党,进而壮大巫统的政治力量且取得成功的话,那么今日阿都拉接纳依占也是为了打击公正党和由安华领导的“人民联盟”,从而稳住巫统的完整性。由此可见,依占是被赋予使命来协助阿都拉的。只是今日的依占,会否是昨日的安华?他有没有安华的震撼力,足以使巫统重新整合?这也许是巫统党上下在问的一个大问题。阿都拉不能代他回答,就由依占来证明他比其政治师父安华更有政治智慧与政治谋略,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不然他可能在巫统内找不到椅子坐。

(原载于2008年6月9日 《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