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3.10

小贩问题不幸被种族化 (天下纵横)

虽然没有人做过比较和统计,但槟州最大特色是小贩处处,处处小贩,也因为这样,槟城被列为亚洲“小食天堂”。照我看来,这也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倒没有人真正做过调查,因此并不知道槟州到底有多少名小贩,合法的(有执照的),也许在槟岛和威省两地的市议会存有纪录超过万名;但没有牌照或无需牌照(在咖啡店内)或非法的小贩就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了,以致在今天你问槟州大概有多少人从事小贩行业,没有人答得上来。

这意味着,槟城有很多很多的小贩,多到你无法计算。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槟城的任何角落,只要有“商机”,就会有小贩的存在。

当小贩形成一个庞大的数目时,它反映了两个事实,其一是槟城有许许多多的游客,不论是国内或国外的,都把槟城当成美食天堂;其二是槟城人民也习惯在小饭摊档用餐,省却在家里开饭;尤其是小家庭的两三口子。由于传统使然,槟城打从独立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它的特殊地位。

但也因为小贩多到难以估算和规范不易,已非政府或市议会所能控制。打个比喻来说,在20多年前,当市议会在峇都兰樟建好一个巴刹集市,准备取代日落洞的旧巴刹时,结果遭遇阻力。在日落洞的不愿搬迁,在峇都兰樟的只好等新小贩来开档。日子久了,就形成两个集市,各做各的。这就是说,当政府刻意规划小贩中心时,不一定会受落;反而是小贩自身形成的集市生意多数兴旺起来。

正因为小贩是顺势的产物,政府也“制造”不来。在形势比人强底下,大大小小的小贩应运而生,难免阻碍交通。

另一方面,小贩一多起来后也衍生许多问题,包括地点不合,卫生条件欠佳,水沟大小,容易阻塞;而小贩生意一好起来,自然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可是谁来收拾这长年累月造成的败笔?如果政府强硬一些,便会被视为没有同情心,专对付下层人民;如果任由发展,肯定会污杂街市,破坏市容。因此不论是今朝或前朝政府,都会适当地采取行动,也因之得罪小贩。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小贩把贩卖的临时场所建得好像是自己的土地,而且摊格越搭越大,无视对交通的阻碍。更有一种所谓“政霸”的人,他们占着一些政治势力,把整条街两旁据为己有,然后建成摊格出租。这种将公家地方变成私家场所的“政霸”,若不取缔,又如何以儆效尤呢?

因此我们有时也听到市政局不得不采取行动对付非法经营,非法扩建和非法霸占地方的小贩,以免失控,但一般上也适可而止,并没有特别针对种族来取缔。相信这么多年来槟城人民也习惯于有限度地对付非法小贩事件。遗憾的是,马来商会将之变成一项种族课题,企图丑化当今政府是含有高度政治动机的。可是前朝政府也是周期性地对付非法小贩,马来商会又为何不曾抗议呢?
公道而言,民联政府也是要得到小贩的支持才能壮大力量,若它无缘无故对付小贩,岂不是自毁政途?假使专向马来小贩下手,岂不是给自己倒来惹起事端?

既然前朝和现朝政府都是民选的,谁愿意与选票过意不去呢?因此马来商会的咄咄逼人,矛头对准民联政府,也是有欠公平的,它应该了解被对付的小贩的因由,不能自下定论说是种族性行动。它是否企图告诉我们:没有所谓合法和非法,凡小贩就应保护和闭一只眼,否则大逆不道?不知这是哪一门的逻辑?

刊登于2010年3月1日《号外周报》第468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