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7.7.10

林祥才的“以牙还牙”论 (跃马扬鞭)

马华副总会长林祥才的“以牙还牙”论遭遇各方的“炮轰”,促他不要“惹事生非”乃意料中事。如果是“一片欢呼声”,那才是大事。

事缘林祥才于7月9日接受中文媒体访问时,一时脱口而出地认为华社也应有个“土权会”,以便制衡土著权威机构的出位言论。他更被引述建议雪隆华堂担任这个角色。结果引来“土著权威机构”(Perkasa)主席依布拉欣阿里的反击,指林祥才在发表极端的言论,也是一名“危险人物”。他更警告马华将会失去马来选票。我们不知道依布拉欣阿里在责骂林祥才时,有没有检讨自己的言论已冲撞别人的权益和尊严?

除此之外,林祥才也受到马华党内的领袖的非议,指他的“以毒攻毒”的方式行不通。换句话说,除了林祥才一人“敢于做出大胆的言论”外,并没有一位马华党领袖附和他的言论。在这方面,只有魏家祥说他的言论可能被错误引述云云。

巫统的两位重要人物则有不同的看法,幕尤丁说在民主的国家,谁都有权利这样做;但纳兹里则大加反对。他说,正当巫统想要去除土权的当儿,林祥才却要“搞对抗”。他强调土权不属于巫统,巫统也不支持土权。

虽然这场“闹剧”吵了一阵子后,已归趋平静,但它所产生的效应是不能忽视的,而且必须加以正视,因为它有一条历史的尾巴。

先从林祥才这个人谈起,他是308政治海啸的牺牲者之一,不但失去官职也在较后的党选中输掉党职(那时他角逐署理主席,被蔡细历挤出局,另一个出局的是黄家泉)。

在无官无党职中,林祥才有一个短时期在政治荒野流荡。我曾在云顶一个仪式上碰到他,当时他说现在只好作个观众,看翁诗杰怎样领导马华。他当然没有想到在2008年10月党选过后,马华又陷入内讧,而且越演越烈,到最后是再一次党选(今年3月)来决胜负。这一选,蔡细历拔了头彩,而林祥才也时来运转,当选回副主席。就这样,他又做回官了,他可说是不幸中的幸运儿。

虽然林祥才绝对不能与马哈迪相提并论,但他学了点马哈迪的精神,倒是有些意料之外。或者他是无心冒犯,但他的言论肯定是有意出位的。

到底他的“一鸣惊人”的言论与马哈迪有哪些相似,倒可以举例说明之。马哈迪在1999年大选时,曾形容某个华教团体是极端组织,甚至将领导人扣上红帽子,随便给人标签,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由于当时这个组织领导华团向政府提出了诉求,大选过后便发生秋后算账的事,导致华教人士显得很被动而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

我们也不曾忘记在那个时候,也有一位巫青团党要扬言要对付“雪华堂”,也许雪华堂存有一个民权组织,而且在1985年向政府提呈文化备忘录时扮演领导的角色。大概有这两种因果关系(马哈迪的偏激言论及雪华堂事件),也刺激林祥才来一个反击,聪明的他巧妙避开巫统而是对准Perkasa的组织。这样一来,林祥才的言论就不那么敏感了。他之所以提起雪华堂,是否是雪华堂一向以来在NGO方面表现得甚为大胆与出色?或是想起雪华堂也曾“红极一时”,可以借力敲山震虎?这要林祥才来回答,因为陈友信的一句话“美丽的误会”并没有解开这个谜。

不论出自任何理由,林祥才一时的指名道姓是犯了政治上的大忌,因为他尚未具备马哈迪的权威来指手划脚或钦点上阵单位。他可以不苟同和不满马哈迪今天转过身来公然挺Perkasa,使到种族关系有了隙缝,但他应该了解马华一向以来不会在这方面强出头的(他忘了林良实曾教导马华党员“话到唇边留半句”的名言),如今他如果想借此事件来给马华造势,又是“好心做坏事”,难怪马华党内有人在问:谁能代表马华说这样的话。

确然没有人,包括总会长在内会说出与马华“传统”不符的言论。但若细心玩味一下,林祥才这次的“破传统”言论既没有冲撞巫统,又可刺激巫统慎防土著权机构过于出位,即使没有出现“华裔土权机构”也算是有提过醒了,将来不要怪他“噤若寒蝉”,也不能说林祥才是怕事的人。他不是正在努力改变马华的形象吗?至于是否能为马华在华社取分,那就大家心知肚明了。顺带一笔的是:因为历史的尾巴有了转移,巫青团不再扮演急先锋的角色,反倒是Perkasa探出头来。而马青呢,从头到尾也不曾与巫青对着干,更不能用马青顶Perkasa。在这样的尴尬局面下,才有林祥才的党团(社团)分工合作论,也实在一绝。问题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又何苦来哉?

刊登月2010年7月26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