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2.9.10

风雨交加话民政 (跃马扬鞭)

这些日子来,民政党又成为新闻焦点之一。随手拈来就有下列事件与民政党大有关系。其一是槟州巫统主席阿末查希公开要求民政让出槟州国阵主席。由于许子根得到首相纳吉护航,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但不意味着问题不存在。其二是巫统争议性人物阿末依斯迈虽未如期的重任巫统升旗山区会主席,但他的影响力在党籍解冻后迅速恢复也是不争的事实。由始至今,他依然是许子根头痛人物。其三是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与许子根针对统考生入师训的条件产生的争议虽未再进一步恶化,但也反映了马华与民政的关系仍陷入低潮。其四是民政党内掀起倒丁福南运动。

这些倒丁党员表示筹足人数召开特大将不是问题,问题是倒了丁福南后,民政将由谁率军挂征?
所有这些事交差在一起,凸现了民政党陷入了内忧外患,雷电闪击,风雨交加的挨打局面,而且没有迹象显示这个党已跳出308政治海啸的阴影,朝向新的方向迈进。

最明显的是身为槟州主席的丁福南发表“无望夺回槟州执政权论”。这似乎是林敬益的“绝望论”的翻版。结果掀起轩然风波而被槟州巫统署理主席再纳阿比丁揶揄不能胜就把席位让出。至于要让给谁,他也没有进一步说明。在这方面,许子根也马上补正这是丁福南的个人意见,而整个槟州国阵并没有这样的思维。

事实上民政的“危机”打从它参加国阵起(1972年与巫统组槟州联合政府及1974年正式成为国阵一员),就潜伏其中。马华公会一直未能对它释怀而在1978年的大选,出现了一个亲马华的七人帮(以退出马华的马卓达为首,背后得到林建寿撑腰)直捣槟州是为反攻的第一波。虽然七人帮未能得逞,但也让林苍祐捏一把冷汗。

来到1982年的大选,民政更是惊涛骇浪,槟州马华在林建寿领军和李三春力撑下,以8对8席的分配和民政平分秋色,更通过压力要国阵承诺哪个政党的议席多,就由多数席的政党推出首席部长。说白了就是林苍祐与林建寿之战,是为第二波反攻。最后虽然林苍祐占上风,因为林建寿在州议席选举中阴沟里翻船,但民政已是进入多事之秋。这一年的大选,许子根也以华教人士参政,给民政打一支强心针。许子根也是在这一年探出头来。

1986年的大选,民政面对的是林吉祥率大军在槟州展开丹绒一役取得佳绩。共有10条大汉闯进槟州议会。许子根也在这一年在丹绒国席上栽在林吉祥手里。

更令民政措手不及的是在1990年的大选,民政的“教父” 林苍祐被林吉祥挤掉,从此结束其政治生涯。虽然民政党以少数席位保住槟州主导政权,改由许子根出任首席部长。但巫统已掌控全局,它以12票对民政7席成为槟州的实权政党。

民政经此改头换面,才从低迷的困境中逐渐收拾残局,但在林敬益领导下的民政党已是将势力遍布全马,难免要让出槟州的权力来使民政党在其他州膨胀起来。

从表面上来看,民政党在许子根领导下确实也扎稳了脚跟,包括在1995年击退行动党的夺权野心,且在下来的一连三届搞到行动党团团转。可是许子根却在1999年差些后院失火,那就是民政两位州议员倒戈相向支持马华,导致马华在浮罗交怡向马哈迪首相要求首席部长换马华的人担任。所幸马哈迪及时煞车,不然那一年民政已失掉主导政权。

在这之后,民政的敌人不是马华,也不是行动党,而是槟州巫统干部对许子根政权的诸多挑剔,包括在2003年时,槟州巫青团长拉惹慕尼直截了当建议捍卫马来人的最好方法是槟州首席部长应由巫统委任。此议虽未得到马哈迪的首肯,但埋下巫统求变的诉求。

2006年槟州巫青团在巫统丹绒区会开幕礼上,当着首相阿都拉及首席部长的面前羞辱许子根边缘化马来人,意味着他们公然挑战许子根的领导权。而许子根一时之间未能妥善处理“抗议风波”引发的后遗症,也就成为华社“永远的伤痛”。这刻骨铭心的悲痛也直叫槟州选民在308的那一天狠狠地“教训”国阵,民政和马华也全数翻船。表达了选民直接“惩罚”国阵的华裔政党,政权也因之改由行动党接手。

这场2008年的变天也使人忆起1969年的变天,只不过前者是民政大败,后者是民政大胜。此一时和彼一时的政治生态也大不相同,顿使民政进退维谷。既然民政已习惯于联合生存,若在此时民政退出国阵,它又不知如何独自上路,也可能找不到通往民联之路;但民政留在国阵就面对今日的“危机四伏”,虽然它曾寄望国阵改变,不再一党独大,但反过来巫统又要求民政自我转变,因为巫统已经变了,民政变了吗?

民政也真不知该怎么变?也许许子根已胸有成竹,也许他需要做出某些政治牺牲,以换取民政党活得尊严和精彩,现在球已在他脚下,看他如何取决了?正如当年(1961年)林苍祐从零开始,不是一样地活出精彩吗?

刊登于2010年9月20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