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6.11

从回教国到福利国 (天下纵横)

2001年911事件后的第18天(9月29日),马哈迪(当时仍任首相)宣布马来西亚已是回教国。他不是对911事件的回应,而是回应回教党的挑战,直截了当说我国已是回教国,不需要与回教党争议什么才是回教国。为了进一步挑战回教党,马哈迪促请回教党拿出它的回教国蓝本,无需对巫统的回教政策指指点点。

回教党之所以对回教国表示关注是因为在1999年的大选,回教党竟脱颖而出再拿下登嘉楼州政权(原本已控制吉兰丹州政权),并首次拥有27名国会议员,成为反对党的老大。

虽然回教党的胜利应归功于安华效应,但回教党的领导层则认为还是回教党的方向走对了,才有当时的辉煌战绩。所谓的方向也就是回教党在90年代摸出的以宗教为导向的路线。它也因99年的大胜,不断地向巫统施加压力,而马哈迪领导的巫统也就采取相应的行动。正当这两大马来政党的斗争“方兴未艾”之际,它也“得罪”了另一个合作伙伴—民主行动党。行动党也因不堪被“回教国”的课题纠缠,乃在2002年退出反对党阵线,且声言不再与回教党合作。身陷囹圄的安华只能“痛在心理”而显得无可奈何。

正因为不珍惜反对党的合作,由安华在1998年一手组成的反对党阵线(替代阵线)也就在2004年大选时分崩离析了。由于反对党的各自为政和在一些选区陷入三角战或多角战,再加上阿都拉旋风刮起,也就把反对党打得七零八落,包括回教党也不可避免地打回原形(只剩下7名国会议员,也同时失去登嘉楼州政权)。

经此教训后,回教党开始领悟到宗教牌不再是“一打即响”的,而是要有所调整。在这方面,已在2004年恢复自由的安华也就认定回教党有必要调整战略和口号。

就这样在2008年大选时,回教党打出了“福利国牌”不再高喊“回教国”。这一转变果然奏效,也就在2008年的大选制造了政治海啸。

政治海啸让回教党更上一层楼,除增加吉打州政权外,也重新拥有23名国会议员,更出乎意料的是,在安华的斡旋下,又重新与行动党携手合作,一个民联组合也就这样定型了。

民联是公正党、回教党与行动党组成的阵线,虽然一度盛传回教党可能与巫统达成“回巫合作”,但结果还是保住了民联组合。

在这方面,回教党在本届的大会也重申福利国是与回教国的理念相符合的,因此推行福利国也可照顾人民的福利。

因为回教党突出了福利国(党主席哈迪阿旺的演词要点之一),不再事事强调回教国,也招致巫统的揶揄。巫统主席纳吉首相回应说:“我国一直以来都实行福利国政策,回教党到现在才高调重提福利国,令人感到奇怪和莫名其妙。”

在这方面,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主席依沙(前森美兰州务大臣)的谈话是值得回味的。他说,此次回教党的党选和转型,已越来越“巫统化”。

如果此说可以被接受的话,那回教党的转型在非回教徒看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至少它在转型中越来越“巫统化”,而不是走向偏激,这对多元社会的马来西亚也是必要的。

当然回教党不会以巫统马首是瞻,也不会成为巫统第二,但如果放下宗教而具有巫统的模式,那也算是一个转向。

虽然我们无意在福利国牌相比较巫统与回教党的不同,但我们得承认马来西亚目前的福利政策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例如政府医院提供廉宜乃至免费医疗;学校推行免费教育;公务员有养老金及强制实施公积金与社险计划,倒是给中下层人民提供不少的方便和某种程度的保障。若是不同阵线的福利国理念是使现阶段的福利措施更健全和更普及,那是无任欢迎的。

总之,不论回教党是否“巫统化”,它的转型和包容也展示了从政者已看到改变的必要,不能再墨守成规了。

刊登于2011年6月20日《号外周报》第53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