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2

回首安华从政来时路 (现代春秋)

我曾经说过,安华是“政治动物”,他不论是在官场、在国会、在街头乃至在监狱,他都是新闻的焦点,而且以他的国际知名度,他的一举一动也成为国际媒体的重点人物。 安华之所以这么引人注目和不断地在影响和牵动舆论是因为他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他的领导才华和领袖素质,不是反映在他的功课的出类拔萃,而是表现在他的组织能力与不断的运动。例如他在1967年进入马来亚大学马来文系后的翌年,就被选为马大马来语文学会主席及马来西亚回教学生会主席。 1969年“513”事件后,安华开始在政治上“不平则鸣”,同情马哈迪因促东姑辞职而被开除党籍,更支持马哈迪挑战东姑的权威。因此当东姑在1970年宣布查禁马哈迪的著作《马来人的困境》一书时,安华却大胆和公然地挥动马哈迪的著作。他显然义无反顾地站在马哈迪这一边。 在大学毕业后,安华于1971年申请成立回教青年组织(Angkatan Belia Islam Malaysia)(简称Abim),以争取年轻的一代振兴和复兴回教。 虽然这个组织不是政党,但安华却是等了18个月才获批准(因此他的Abim是在1973年才合法活动,而在1974年成为组织庞大的回教团体),不是因为政府对安华的Abim性质有所怀疑,而是担心这个组织壮大后不受控制,甚至会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但不屈不挠的安华终于等到“开花结果”。 就安华个人来说,时任首相的敦拉萨就对他另眼相看,除了于1971年派安华代表马来西亚参加联合国主催的“国际青年研讨会”外,更在翌年(1972年)支持安华成为马来西亚青年理事会主席。他因而成为联合国青年咨询团体的成员。可以这么说,大学甫毕业的安华即已崭露头角了。 在另一方面,安华则腾出时间来搞穷人教育,在甘榜峇鲁通过他成立的“你的学术基金”开班办校,且自任校长,薪水只是马币750元。 1974年时,有一份美差等着安华就任,那就是出任联合国粮农机构的官员,月薪二千美元(相等于马币5000元),不过被安华婉拒,因为他要领导他的Abim和学校。结果他筹集了可观的奖助学金培养了大批人才(包含因家境清寒中途辍学者)而顺利地进入大学。 在两头忙底下,安华成为青年的偶像,而他也在1974年参与领导华玲农民的反饥饿示威付出代价,被援引内安令扣留(在敦拉萨当政时代)。他也因之名扬马来社会。 在1976年9月(胡申翁当政时代)被释放后,安华不是退出斗争,反而更积极地介入各种民间斗争。最脍炙人口的是在80年代初期安华跳出种族的框子出任民间社团反对修正法案的协调委员的主席。换句话说,马来西亚的社团(不分种族)一致地团结起来,反对政府在修正令下,只存在两类社团,其一是“政治性质”,其二是联谊性质。它的差别在于“凡是涉及对政府政策作出批评的,归类为政治社团;反之则归为联谊社团。 在当时也出现一则笑话,那就是“盲人协会”因曾向首相做出建议而被列为政治性质社团,令人大感迷惑和费解。 刚巧1981年也是马来西亚政权的交替(7月9日),迎来了马哈迪时代和慕沙希淡的搭档,这提供了机会让马哈迪对安华的领导重新评估。 也是在同年的7月份,安华在各方的支持下,收集了7万人签名反对社团修正法令,马哈迪也就派慕沙与安华沟通。因为仍有超过一万个社团无法作出表态,它们既要保留批评时局的权力,又不认为应归类为“政治团体”以致形成僵局。 在拉拉扯扯和争议声中,最好的做法就是将争议的主角拉进巫统,以便在党内或政府内展开检讨(后来社团修正法令取消,争议结束了)。就这样在1981年9月,安华正式加入巫统。从他入党的那一天开始,安华就进入了政治核心而成为马哈迪的左右手。 先是在1982年选举胜利后,官拜副农长,继之成为文青部长,再转任农业部长。他之所以平步青云也是因为在1983年角逐巫青团长胜出。他成了巫统党内的“新宠儿”,元老对他有妒嫉,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的魄力与魅力。 1987年,当马哈迪在党内击退东姑拉沙里及慕沙希淡结盟的挑战后,安华更上一层楼(慕沙是因与马哈迪关系闹僵而在1986年辞卸副首相,更在1987年与拉沙里联手准备撼倒马哈迪)。 结果拉沙里的失败导致其派系纷纷丢官,安华也因当选副主席被委为教育部长。他的政途看来一片光明。 果然在1993年时,安华在巫统党内势力膨胀,被各区会推举为署理主席,也挤走嘉化峇峇。就这样安华成了国家第二号人物,出任副首相兼财长,已是“坐亚望冠”的人物了。 讵料1998年的9月,马哈迪革除安华党政职,从兹马来西亚陷入了无止境的政治斗争,安华一个人力战马哈迪、阿都拉及今日的纳吉。他的后半期故事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无需赘述。也因为有前期的故事,才有后来和今天的故事。但不论政局将来如何演变,安华似乎是这场斗争中的另一个主角。 从这样算来只要一百年不死,安华天天都是新闻人物,你认为呢? 刊登于2012年1月16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