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2.2.12

王保尼走进客家文物馆 (跃马扬鞭)

2006年,马来西亚客联会的客家文物馆在8月6日举行隆重的开幕礼,展馆就设在槟州客属公会新建五层大厦的第三楼。开幕之后不久,有一位中年人申请加入本会,并参观设计别具心裁的文物馆。他自我介绍他是已故王保尼的儿子,名字叫做王得评(Peter Wong)。因为他要为他的父亲设立一间文物馆,也就特地参观我们是怎样把客家文物馆建立起来的。

我当时问他找到地点了吗?他说就在峇哇沙律,是两间店屋,一间用来开客家餐馆,另一间辟为王保尼纪念馆。由于王得评在朋友的帮助下,很有信心将纪念馆搞起来,我就不便多言。

果然经过一年有余的努力后,王保尼纪念馆终于在2007年8月31日举行“开馆”礼,没有邀请大人物开幕和剪彩,而是由王保尼夫人刘秀金“开馆”。

原本王得评(王保尼的第7儿子)有告诉我准备邀请两人其中一人为纪念馆主持开幕,第一首选是前首席部长林苍祐,因为他们曾经是政治上的“最佳搭挡”;第二人选是时任马华总会长的黄家定部长,因为王保尼是马华的首席部长,后来不知为何两头不到岸,也就低调“开馆”了。

由于没有轰动性,王保尼纪念馆开幕后也吸引不了人潮,倒是喜爱客家餐的人来客家餐馆光顾,增添了客家情趣。

后来这间纪念馆随着客家餐馆生意的转淡也渐渐失去了光彩。

2009年,王得评结束了客家餐馆的营业,也关闭了王保尼纪念馆,他把所有的史料照片和文物都搬回家了。

王得评说,那两间店屋是租的,已还给屋主。由于生意未见好转,苦撑下去会赔本更大,也就无可奈何的收挡了。

老实说,我对当时的王保尼纪念馆是有些意见的。除了它未采用高科技突显某些重要图片外,也没有让人感觉到文物历史的高度价值;反而像图片展览会的平铺直叙,未能让人耳目一新。

虽然纪念馆内容不够丰富,但对“王保尼”突然不见了也感到十分的惋惜,不论王保尼的功绩如何评定,至少在特定的年代,王保尼是不折不扣的草根人物。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是一个普通的穷教员。

他的生平这样告诉我们,他从政前的最高职位是小学英文老师,他不是大学生,只是拥有剑桥文凭。

1953年,他应林苍祐之邀加入急进党而一炮而红当选大山脚市议员。因此他的政治启蒙师父是林苍祐。

1954年他跟随林苍祐加入马华公会,也在1955年的普选中与林苍祐双双中选为州议员。这个身份后来成为他人生转捩的基石。

1957年马来亚独立前,原本槟州首席部长的高位是非林苍祐莫属的。讵料林苍祐有更大的抱负(1958年果然出任马华总会长),也就推荐王保尼给东姑阿都拉曼。就这样在时来运转下,王保尼竟然在一夜之间从一介平民(教师)腾空而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槟州首席部长。这一个荣耀是王保尼做梦也想不到的,倒是林苍祐慷慨地成就了他。

正因为知恩图报,当1969年大选王保尼失败后,恐怕生变,就催促林苍祐尽快宣誓就任首席部长。果然林苍祐就任两天后,就爆发了“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王保尼在这方面也赢得了口碑,让政权顺利交接。

其实王保尼的家庭生活是十分低调的。在他担任首席部长期间,那位一直伴在左右而不言语的首长夫人刘秀金也真是站在王保尼身后的“沉默”伟大女人。原来她是胶工出身,没有受过教育,但扮起首长夫人起来,人人都赞她得体漂亮。她用微笑“征服”周围的人,不敢有任何的评头品足。

就因为王保尼是独立后的第一位客家首席部长,我们决定在客家文物馆内设立王保尼纪念厅。当然功过也任由后人评说了。

刊登于2012年2月20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