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5.6.13

新闻标题及其他 (现代春秋)

年轻时候,当了记者5年后,我就转到编辑部当编辑。这一下子,工作性质大大改变,除了不必每天外出采访新闻外,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我的办公桌上。每一天都有一大堆的新闻稿放在桌上。
上班时第一时间是改稿和审稿,使新闻简练和顺畅;也对次要的新闻打上标题交打字部,但对有问题的稿则再三斟酌,以免出问题。
在这方面,编辑能否将一则新闻转成让人注目的新闻主要是靠标题取分。若是平铺直叙,也就没甚看头;能引人注目,读者就会追着看相关新闻。
老实说,我是完全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就当上编辑的。在那个时候,虽然很自信本身写新闻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是写评论也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能否胜任当编辑,就靠自己的本事了。
这本事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你的机智和文学功底。我记得有一次发生一宗火灾,把整间屋子烧毁了,里面住的是许多房客(有如七十二房客的电影),看到这样的新闻报导时,编辑要怎样打标题呢?于是报章出现了这样的大字标题:“一把无情火,多少伤心泪”。就这样把整条新闻哄了起来,也成为人们记忆犹深的“经典”标题。
诚然,当了编辑,我也没什么“精华”可奉献,但有幸当了多年的“槟岛新闻”的编辑也累积了不少经验。由于是负责槟岛新闻,我每天都得与记者群打交道,但怎样打标题就是我的事了,不能假手于人,也不能马虎了事。因为“标题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而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不能把他们当傻瓜。
不过,当年报章的标题都是颇长气和啰嗦的,经常重要或头条标题都有5行标题,今天读来十分累赘。而在那个时候,就相等于一条大新闻的要点都尽在标题中。
我记得在70年代中期,《星洲日报》的大马版主编吴之光(方修)来槟城小住一个月,与我们编辑部交换打标题的经验(当我在星洲日报服务时,他是我的直属上司,每天的新闻都要呈交予他编排。因此,我们算是比较熟络的同事)。他的头条标题都是五行大小标题并用,用词也恰到好处。
其实我们报社还有两位打标题的高手,一位是封面版的饶南雍(我两年前曾在吉隆坡到他府上做客,他生活过得很写意。他后来成为副总编辑,我的好帮手)。
另一位是陈瑞昭(不知他的去向,很多年不见了)。这位仁兄属台湾派,有些文采。
自此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华文报的标题越来越简练和只用一两行字作为标题来争取读者,几乎向英文报看齐。
我在近日阅读巫统大厦避雷针倒塌而导致经济饭小贩林振益连人带车也沉入地底而不见踪影的奇异悲剧时(悲剧在613日发生)数日后,突见《光华日报》有一则封面标题十分感人肺腑,单看标题就牵动人心,标题是这样大字打出的“妻抓把泥超度”。
副题就在左端的小字:“找不到你,只好这样带你回家”。
我欣赏的是:“只好这样”的小标题抖出了妻子的“无奈与失落”。作为一名报人,我要说的是,这是我偶见的最触动内心深处的绝妙标题。理由很简单,这条新闻是百年来难得一见的怪事,。为何发生意外后,竟然连人都找不到。这不是飞机失事,也不是轮船沉没,更不是战争发生,怎么在公路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正由于案件的曲折离奇,引发了传媒连日大篇幅的报导。
只可惜间中有出现灵异的说法,也使到新闻的真实性被披上迷信的色彩。
平心而论,这样的悲剧发生后不应该再节外生枝,也不要绘声绘影,而是要带有十分的同情心观察事件的进展,更不要事后孔明或马后炮。
我们的社会要的是建造一个爱心的社会,就如连日来华文报的感性报导是很震撼性的,也触动读者的心灵深处。无可否认的这样的意外绝不是什么因果报应,恰恰相反,这是飞来横祸,但令人难以置信和百思不解。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烟飞灰灭“的事,真要把林振益案件算在内了。
我之所以提起昔日的标题与今日的标题大不相同外,也要点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考编者的功力,不但要在短时间内打出漂亮的标题,而且也要抓住重心,让读者感受到什么是“悲从中来”。
在我离开编辑的岗位多年后,我仍然忘不了当编辑的“信条”(这是多年以来累积而成的至理名言):打标题要懂得“画龙点睛”、“突出一点,带动全面”;千万不要“拖泥带水”或“词不达意”或主次不分,更忌“画蛇添足”(把没有的事夸大来处理)。
编辑固然不能耸人听闻,但也不能过于平铺直叙,而是要拿捏得准“一笔成文”,读来一目了然或具有吸引力。这就是说,一份报纸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系于编辑对标题的处理和懂得抓住读者的心理,让新闻能活了起来。所以编辑在一份报纸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怀念当编辑的日子,但也不宜过于久留,因为有时候,你也会面对“江郎才尽”的窘境,打不出引人入胜的精彩标题。当然也不否认在较多的时候姜还是老的辣。因此一个人在位当编辑应该多久是因人而异的,也要量力而为之。
为了显示今日与过去的标题处理的不同方式,我也选择性地将两则标题排在一起供读者评阅。

这是80年代华文日报的标题


这是今日华文日报的标题


刊登于2013年6月24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