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9.10.13

巫统副主席是接班人?(跃马扬鞭)



巫统党选虽然主席及署理主席是关键人物,但起着制衡和微妙作用的则是副主席的人选。因此凡是在独立后参加巫统的重要人物若要往上爬,总得先上副主席这一门槛。
当然出任副主席不一定保证官运亨通,但若不成为当选的副主席,则不可能在日后成为党的领导人和国家的领导人也是不争的事实。
例如在东姑时代(1957-1970年),由于他不喜欢阿都亚兹(农长),虽后者身为党副主席,但因不属主席的人马,终于在1962年被革除官职也连带失掉党职。
再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安华在1987年起担任副主席,显示他已具备条件成为接班人。果然在1993年时,安华从副主席跨进署理主席,也就名正言顺成为副首相。如果安华未在1998年跌马,预料今日的国家首相就是安华。由此反映出署理主席也好,副主席也好,要想上位还得先过首相这一关。
不过一般上副主席都是比较有机会上位的。例如敦拉萨在位时(1970-1976年),他所扶持的三位副主席就有其中一人是接班人,这个人即为胡申翁,另两位是沙顿(后来的槟州元首)及嘉化峇峇。
胡申翁是因署理主席伊斯迈于1974年逝世时,被敦拉萨挑选成为署理主席,也顺序成为国家的副首相。
又如在胡先翁于1976年成为首相时,他也只能够从三位副主席中挑选一人出任副揆。
本来胡申翁是嘱意身为内政部长的雅沙里沙菲依担任副揆,无奈后者两次都选不上(19721975年)党副主席,也就与副揆擦肩而过,只剩下3名副主席争一个职位。偏偏胡先翁选出得票最低且年资最浅的马哈迪(1975年)为副手,令人大跌眼镜。反而不选资深且得票较高的副主席嘉化峇峇(1972年)或东姑拉沙里(1974年)。
从那一刻开始,巫统副主席职已被视为更上一层楼的阶梯。若不角逐副主席或不胜出副主席,他是很难出人头地的。
来到马哈迪的年代(1981-2003年),他的性格与领导的强势,造成在挑选副手方面也不按牌理打牌,让他们自由竞争署理主席(东姑拉沙里vs慕沙希淡),但有资格争第二把交椅的还是两位副主席。结果是慕沙先后两次取胜东姑拉沙里(19811984年)。
同样没有例外的,阿都拉之所以在后来被提升成为首相和党主席(2003-2009年),那是因为他在1996年又再当选巫统副主席,挤入“权力的核心”。如果他没有选上副主席,他即使有通天的本领,也是望位兴叹的(他在1999年被马哈迪委为副首相,以取代安华因跌马留下的空缺。他也因之被选为党署理主席)。
纳吉之所以在2009年从副揆挤上首相,乃是因为他从1993年开始就是巫统的副主席。如果不是308的政治海啸(2008年)沉重地打击阿都拉的政权,后者是不会提早退休的。
虽然在2013年的505“华人海啸”中纳吉未能为国阵友党(指马华、民政和人联党)扭转乾坤,但他通过巫统席位的增加(从79席到88席)而强化了执政地位。因而刚刚出炉的3位副主席皆是主席的人马。虽然是旧脸孔,但阿末查希(原是安华团队的巫青团长)、沙菲依(来自沙巴的中央部长)及希沙慕丁(国防部长)继续保留原职说明了纳吉希望稳住巫统在东马的势力而不是将核心全集中在西马。这样一来,慕克力落选副主席乃意料中事,虽然不等于他已没有希望,而是与接班的距离有点远了。除非他能在下回力争上游,这就要看马哈迪还有多大的影响力?否则慕克力要越级而上是极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慕克力希望在他的父亲支持下能在六角战中突围,结果是事与愿违。

刊登于2013年10月28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