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14

现代阿Q精神 (天下纵横)

从报章上读到这么一则新闻报导:某华教人士这样说:在华裔学生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友族华校生是华教未来的希望云云。
我先是感到愕然,接着就有些丈夫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样呢?道理很简单:如果说华教的未来希望是靠友族生来衬托和发展,那么华族先贤创办华校及今人对华校的捍卫已沦为此要,也不是希望所在而是有了转移。
转移的理由也是很简单:因为华裔学生来源减少,所以需要友族生来补充和捍卫,否则华校将不保。这是一个“伟大发现”,原来我们的文化是可以让非华裔来传承的?
从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合乎逻辑,但揭开一探,原来是荒腔走调的怪论,也教人怀疑什么是中华文化?而维护中华文化又是为了什么?
首先我们撇开现实中的某些特殊现象(友族生与华裔生相等比例或更高),因为这不是普遍现象,不能当作典型(把特殊现象当典型是很多人的错误想法)。我们应该回到20世纪初叶,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在飘洋过海后,努力的兴学办校?为的是传播中华文化和希望子子孙孙不忘本,能够把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发扬光大。
于是华校一间又一间的开办;尤其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有更多的马新华人出钱出力让华文教育遍地开花。这种文化的传承先是起步于小学,后来又发展成中学,再下来就出现第一间华文大学—南洋大学(1955年)。这说明了先贤对文化与教育的执著和不妥协,才有华人文化的根深深地埋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
然而物换星移,曾几何时马来西亚的华校面对参差不齐的发展,而且也有了性质上的改变。就拿华文小学来说,共有1294间,数目是不少。但如果分析内情就会发现竟有537间的华小人数不超过150名,被称为微型小学,占了总数的41%
若是再微观的分析,竟有17间的华小学生人数不超过10名;而不超过20名的有37间;不超过30名的有50间;不超过40名的有47间,不超过50名的有35间;不超过150名的有171间。
这反映和暴露了华小面对严重的失衡,有的学校有上千名的学生或更多达到数千名,然而又有的学校在环境改变下(人口迁移)面对越来越少的学生。就如有关人士参观的数间华小,就是后天失调的写照,以致学生的比例也出现华裔或友族生是等量齐观的。这固然可以说华裔已外迁向城市离开了乡镇生活,但若不加以关注,则有关的华小恐怕华裔学生会越来越少,少到需要靠“友族生来照亮华教的未来”。这是很古怪与滑稽的论调。
虽然我们不否认也支持友族生攻读华校,但我们绝对不可忘记初衷,一定要保持华裔生一定的数目,才显示出华教的意义。如果开办的华校缺少或没有华裔生,则其存在是为了什么?这需要华教人士大大地反思和反省。
其实,有关人士应该努力做的是纠正其偏差,鼓励更多的华裔生入读。如果在原地保留已没有改变的机会或甚至有一天没有了生源,是否还要守株待兔?
如果参与推动华校的人也无能为力,而是本末倒置地希望友族生来成为华校的希望,那我们华裔的未来岂不是也依靠友族来打救?请别忘了中华文化是华人的民族遗产,只能靠自己来推动和发扬,不能依赖别人,因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是读六年级的华文就可以掌握的;更不能了解什么是儒家文化。这就是问题关键所在。

虽然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的崛起已日益重要,但我们不能眼巴巴地看着马来西亚的华校跌进困境时,自己不打救,而是希望别人来打救,这种歪论也真的啊Q得可以!
刊登于2014年11月17日《号外周报》第710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