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5.7.21

百年基业迎向新的挑战

美国著名的中国通费正清(1907-1991)在其《美国与中国》的著作中这样说:“首先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的动力是来自西方帝国主义扩张的一部分”(这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美国也插足中国取得治外法权。从此美国成了新崛起的帝国)。

他又说美国向中国的扩张不仅是经济的、宗教的或民族主义的,而是所有这些扩张性质的总和。

另外一位著名的学者亨廷顿(1927-2008)在其名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这样说:“在1995年时,中国领导人存在着一种广泛的看法,美国正企图在领土上分裂中国;在政治上颠覆中国;在战略上遏制中国及在经济上挫败中国。”

他也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形成了更大的挑战,美国和中国几乎在所有重大课题上的分歧是全面性的。同时他也意识到中国正在重新与海外华人建立起大中华体系。

虽然从费正清到亨廷顿都指出了中美是在不正常的关系下建立起来的,但在上世纪70年代尼克逊及基辛格访华后的突破和改善,也全面地扭转了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双方在跌宕起伏中持续友好发展。可是进入了特朗普的时代(2017-2020),中美的冲突不幸与前两位学者所说的一样,双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对峙。这是自中美关系解冻后45年来的突变。特朗普先是发起贸易战(2018年),继之挑起南中国海风波;更在台峡问题上否定台湾的属从地位,让一些人误以为在美国的力撑下,可以争取独立。

接着在香港问题、新疆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让世界以为中国使用非人道的手段对付新疆人,而事实上是夸大其词。当然香港因为早前有过气势庞大的示威,才被认为人民是反“中国干政”的。

尤其严重的是,特朗普不断地把社会主义骂得体无完肤,甚至连其国务卿蓬佩奥也抬出否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更天真地将中共与中国人民区分开来。在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取消共产执政下,美国取消对执政党的承认也是千古一绝,与三个公报精神完全背道而驰。

有人就此认为中美交恶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差别,其实并非以此为主,而是自我为中心在作崇。即便美国独立只有二百余年,但没有人会否认美国建立了自身的政治体系,有其独特的制度。同样的,中国虽说有五千年年的文明,但因受限于封建王朝的约束和帝王体制的相互倾扎和斗争,也就无从在19世纪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甲午战争的惨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都在在印证了中国到了晚清时代因愚昧和落后,体制已是全然崩溃,逢战必败,根本无力与西方国家抗争。

对此,习近平在中共百年庆典大会上说:“(中国已)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如今实现了中共建党一百周年,而在28年后,也即是中国立国一百年时,将迎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迈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国家)。

另一方面,在举国欢腾的时刻,我们也注意到在今年初登台的拜登却依然走特朗普的路线继续反华,而且变本加厉地联合欧洲及盟友全面封锁中国。

问题是美国在2018年掀起的贸易战收效了吗?在2017年的中美贸易中,中国的顺差是3752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8.1%。继之在2018年,美国对中国产品课以重税25%后,以为可减少贸易赤字,不料在这一年显示双边贸易还是中国处于更大的顺差地位,有4000亿美元。

2019年,中美贸易逆差有所下降,少了1千多亿美元,因为美国又再提高入口税率,但中国仍居顺差地位有2958亿美元之数。

2020年,中美双方的贸易总值共达4.06万亿美元,增长8.8%。其中中国对美出口3.13万亿美元,增长8.4%,自美进口9318.7亿美元,增长10.1%

由此可见,中美贸易间,中国依然处于3169亿美元的顺差地位。这三年来的贸易战没有产生太大的效果,难怪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琪认为仍未取得满意的平衡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成功地控制疫情而步入正常的生产水平,有望在2025年达到中国制造的境界。这就表示中国已走向世界工厂的地位,今后可为世界各国提供各类优质产品。

再者,中国也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开展贸易活动,特别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利用中欧班列大幅度的增加中国产品销往欧洲国家。

就中美两国的情况而言,美国早已知道两国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已70年,无须强制中国跟随美国。如果中美两国都能克制寻找平衡点,就可免掉不必要的对抗和冲突。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命运都在这两个大国的手里。

 刊登于2021年7月5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