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4.1.22

相位稳固膨胀了权力

 民主行动党的刘镇东在去年及今年先后发表了同一个主旨的文章,普遍受到了关注。

2021825日,刘镇东在香港《南华早报》以“告别马来西亚总统式首相时代”为题,阐述了马来西亚的首相进入了2021年不再是昔日一手遮天的独断独行。因为新首相伊斯迈沙比里在国会内只拥有114席的支持(总数是222席),比所需要的半数(111席)只多了3席而已,随时都会出现变数,而且他不是巫统的第一号人物,缺乏威权。正因为这样,刘镇东认为新首相已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力,他必须在执政联盟内部以及在野党之间寻求政治妥协。

对此,刘镇东的初步结论是马来西亚“总统式首相”时代行将结束,执政党必须与所有政治单位,即在野党、皇室和各州政府一起构建新的权力关系。

接着到了2022年,刘镇东在元旦日再次发表“告别总统式的首相时代”的文章指出2021年是一个转变的年代,有五个关键的发展值得注意。除了首相不再是总统(意指独掌大权。但有些国家总统只有象征式权力,大权握在总理手里。因此总统只是一个表征,不是指所有总统的权力大过于总理)集权外,他也要迎接平等联盟的降临、进行朝野跨党派的合作、让各州发挥政治新影响力、再加上新选民的诞生(有58018岁青少年将成为合格选民)及新政党的出现等。

虽然刘镇东有提及如今的巫统不再是颐指气使包办一切的政党,但他所提及的新政治作风和策略的应用并不等于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已大有改变,更没让人感觉到已“走向民主”的年代,而是因为首相换人后需要笼络各方党派,以巩固政权,并不是体制规定首相必须纡尊降贵。

其实在2018509过后,马来西亚出现的新政局不过是一个暂时的现象,甚至可以说在不少方面是一个“假象”。在体制并未改变下,我们是否已看到首相的权力已大大缩小?是否已向总统制说拜拜?

下列的现象告诉我们同一个答案:

(一)马哈迪是来自巫统的强人,在位22年。有诸多条文和措施都是在他主政的年代发生的。例如在巫统的年代,他是最有实权的首相,只要他牢牢掌控巫统,就等于驾驭所有的联盟或国阵成员党,更由他决定要不要将反对党拉入合组大团结政府。

他的权力达到顶峰时期是在1998年,一手开除安华党政职务和解除一切权力,两件大事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事后虽卷起“烈火莫熄”但打不倒马哈迪的政权。

当安华在1999年的大选发挥效应,扶起伊斯兰党时,马哈迪就一改心态,邀请伊党共组团结政府(也是他说了算),不过却被伊党拒绝。

当马哈迪不能允许伊党强化回教刑法时,他就运用权力“扼住”伊党的条文在国会内讨论和通过。

还有在更早的时期,马哈迪在1983年掀起修宪风云,通过国会规定了法案的生效期,对皇权作了限制;及后又在1993年取消皇室免控权,这都是他因地位稳固而让首相的权力得到了膨胀。

不过,马哈迪在1988年挑起的司法危机,剑指最高法院院长时,就受到多人的诟病,认为首相已运用其权力到极至。但后来马哈迪有解释是依元首的旨意,才有此事发生。

(二)虽然马哈迪在第二度任相后(2018-2020),他有起用林冠英当财政部长而受到马来社会的批评,但他又适时地委任阿兹敏出任经济部长,以调和职务的分配。最后还是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2020年喜来登政变,希盟失政权,慕尤丁反希盟成功)。此政变不是指则马哈迪的越权,而是不认同马哈迪的作法,将财长位让回给华人,因此另一派决定将他推翻了事。

(三)最为人批评的是马哈迪对两年后(2020年)交棒事不予认同,说明了首相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希盟中没有人敢挑战马哈迪的权威。结果才导致慕尤丁带土团党离队另结盟党。在与巫统一拍即合下,一个声称不与巫统为伍的团队又回来了。

这样一来,既圆了慕尤丁的首相梦,也让马哈迪松了一口气,上演一场“狸猫(政权)换太子(安华)”的戏码。因此坊间出现了是马哈迪借他人之手成功压下安华;而土团党的赛夫丁说,是马哈迪成就了慕尤丁。既然马哈迪不愿意安华上位,那由慕尤丁上位也等于是马哈迪变相促成改变。

在马哈迪领导下,也许希盟初期有些作风是值得推荐的,例如首相不再兼任另一个重要部门的部长,明显的不再兼任财长。但在后期,马哈迪又兼任教长,似乎是要亲自改革教育。这也说明了马哈迪本性不改,可以随其心意做出改变。

(四)马哈迪也同样用个人的意愿执政。他并没有召开希盟大会讨论土团党要退出之大事。

(五)同样的,马哈迪也说,希盟的宣言太多太长,但它并不是圣经,无须一一遵守。

这就造成了一边厢有人在为统考承认进行研讨;另一边厢也被首相认为不是承认的时候,

(六)今天伊斯迈上位后与希盟讨论政改之事是因为他的地位不稳。不是有了新的限制条文,也不是巫统的绝对权力又回来了。

试问看,改选后的马六甲州政府及砂拉越州政府还会事事请教在野党吗?说穿了,政治这码事是靠势力来比较的。如果希盟在下一届大选成绩欠佳的话,它就不会像今天受到伊斯迈的热情回应了。

马哈迪绝不是革命派,也不会事事跟随希盟。他实际上是保守派的政治领袖,所以不必期望大变革的到来,也不必期望在下届大选助希盟一把。

刘镇东说,未来的马来西亚必须经历一个重要而艰难的过渡期,要么在大选中击败巫统;要么让巫统彻底“改弦更张”。

若是刘镇东的推论是现实的,也就意味着巫统可能会东山再起。至于会否改弦易辙,那就不好说了。

此外,若正如刘所分析,马来西亚下一届大选是国阵/国盟/希盟三股势力在角逐,则马来西亚政坛既存的“马来人至上”观念是不会被改变的。因为三股势力都没有否定“马来人至上”的指导思想。

今天的首相因为不是强势的,所以事事左右逢源,以求生存。我们若是把现象当本质,以为现象变了,本质也跟着变。

当制度的核心未改变时,只凭感觉来论断首相权力之大小,那也会跌入虚拟的境界。如果下届大选过后,伊斯迈地位变得强大,他的权力自然跟着膨胀,除非有法律的依据,不然首相的权力又如何被削减呢?

就此来看,刘镇东的论述尚未触及核心及权力的改变。如果只从看表面下结论,也真是走得太快了。不知刘镇东以为然否?

刊登于2022年1月13日东方Onli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