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15

法国又肇恐怖血案 (直挂云帆)

巴黎于1113日又再发生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命案,造成129人丧命及352人受伤。虽然8名恐怖分子也遭歼灭,但在有关事件发生后,巴黎已暂时成为“死市”。
根据媒体报导,从13日的晚上8时到9时之间,一系列的连环枪杀及爆炸案分别发生在7个地点,其一位于圣丹尼的法拉西球场至少有3次的爆炸。当时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在观看法德之间的一场球赛,所幸及时撤离而安然无恙。
其二是巴塔克兰剧院。当时正有一支美国剧团在演出。其三是位于比夏路的柬埔寨餐厅遭袭;其四是位于夏荣纳路的日本餐厅也遭殃。继之也发生在共和国大街、博马舍大道及伏尔泰大道咖啡店,地点几乎集中在巴黎第10区和第11区。
在案发两小时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在电视前亮相,形容恐袭案件是“战争行为”,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他也矢言要反击“伊斯兰国”的袭击。
除了为遇难者哀悼3天外,法国也已逮捕了3名被认为有关事件的嫌疑份子。不过法国将如何反击和以牙还牙尚不得而知,但我们相信法国绝不会“息事宁人”,因为这是一场方兴未艾的“战争”,敌人在暗处,法国在明处。即便是防不胜防,也还是需要有所行动的。
所有这一切有必要从2001年的911惨案说起。在美国被基地恐怖组织骑劫两架飞机撞向纽约的两栋帝国大厦,酿3千人死亡后,美国的布斯总统就认定是位于阿富汗的基地组织(Al-Queda)所干。其头目就是所谓的“恐怖大亨”奥沙马宾拉登。
在恼羞成怒下,布斯认定阿富汗的塔勒班(政教合一)政权与基地组织狼狈为奸,才敢于向美国挑战。于是美国在同年12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向阿富汗开战,没三几下子,塔勒班政权垮了(它在2006年夺取了阿富汗政权),基地组织也被瓦解了。但不意味着恐怖组织从此“不复存在”;恰恰相反,奥沙马在转移阵地的同时也把基地组织化整为零,让美国误以为它已没有恐袭能力。
接着下来,被美国视为“邪恶国家”的伊拉克又成为第二个被对付的国家。布斯认定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已脱轨,不再跟随美国的步伐,反而倾向鼓吹宗教政治,因此借助911事件及指控萨达姆拥有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也在2003年敉平萨达姆政权,并将他逮捕。在2008年处以绞刑。
真是没有想到,倒了一个萨达姆却有比萨达姆更崇尚暴力的人冒出头来,这使到伊拉克也陷入内乱,成为恐怖份子的新温床。
由于只有英国支持美国的侵略行动,法国不予支持,所以在美国打恐后法国是相对安定的,因为它没有刻意地与伊斯兰极端份子“不共戴天”。
不过倒是法国的《查理周刊》时不时拿伊斯兰国来开玩笑,更对极端恐怖份子极尽其讽刺之能事。
在《查理周刊》不断批评和排斥回教激进组织后,法国终于在今年初遭遇恐袭。作为对杂志的“报复”,结果酿12人死的悲剧,包括该杂志主编在内(巧合的是,今次剧院发生的血案其地点与周刊的地点相隔不过数百尺)。
及后法国更积极参与反“回教国”的扫荡行动,也与美国及其他国家联手反击和打恐,终于又迎来了战后以来的最大冷血屠杀的悲剧。
以下的时间进程表也让我们看到“回教国”带来的威胁不断扩大,对象是西方国家和亲西方的回教国家。因为是美国开了头侵略阿富汗及伊拉克,接着西方国家也趁着“阿拉伯之春”吹起(2010年从突尼斯开始)的号角,支持反叛组织扳倒一些独裁政权,比如突尼斯总统阿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及利比亚总统卡达菲。
另外,叙利亚也卷入内战。在国家分裂下,阿萨德(小)维持支离破碎的政权,当权的获得俄罗斯支持,反对派则获得美国的支持。
正因为伊拉克的不靖与叙利亚的分裂,也给恐怖组织提供了重新整合的机会。
所谓的“伊斯兰国”就是这样形成的:
2004年,伊拉克基地组织及圣战团体在年初组成“统一圣战组织”。到了10月,这个组织改名为“两岸国家基地组织”(外界也称为伊拉克基地组织)。
2006年,伊拉克内的叛乱组织组成了“圣战者协商委员会”。到了10月,圣战者协商委员会又统一圣行拥有者及胜利派之军同意遵守阿拉伯传统,将什叶派和外国势力压迫下的伊拉克逊尼派解放出来,而组成了“伊拉克伊斯兰国”(简称ISI)(目前活跃的恐怖组织以逊尼派为王)。
2010年由于“伊拉克伊斯兰国”的两位领导人拉希德·巴格达迪及马斯里在提克里特被击毙,一位前萨达姆的将领支持由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成为新领导人。
2011年,“伊拉克伊斯兰国”的武装份子进入叙利亚,又在叙利亚组建了“胜利阵线”的激进组织。
2013年,巴格达迪单方面宣布将“伊拉克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合并成“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al-Sham)(简称ISIS);又名“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the Levant)(简称ISIL)。之所以有两个名称是因为阿拉伯人使用“Sham,而欧美国家惯用Levant,其实两者是一样的。
2014年,巴格达迪宣布将“伊拉克和沙姆”字样删掉,直称“伊斯兰国”(The Islamic State)(简称IS)。巴格达迪恢复本名“易卡拉欣”,自称“哈里发”。
所谓“伊斯兰国”不断地引发恐袭事件后,它已成为世界的公敌,而它的基地就在伊拉克及叙利亚境内,
但这位哈里发更扬言要在5年内占有西亚(中东)、北非和中非,中亚地区、巴尔干半岛、克里米亚等地,其中也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新疆与西藏等地区。
法国近年来是比较积极参与打击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活动。以免恐袭成风,但反过来也引发伊斯兰国挑选法国下手。因为法国不但有650万回教徒,约占人口的10%,而且边际也容易被混进。今次的事件说明了恐怖份子得以蒙混过关,欧洲国家不能以此为训。

现在就看法国和美国如何收拾残局了。
刊登于2015年11月19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