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4.18

“以华制华”和“剿灭”论


因为行动党张念群一句话“剿灭马华是时代的使命”。虽未掀起滔天大浪,但在马华党中及华社之间出现了热议,有人不苟同这样的“咄咄逼人”的口气,也有人认为若不寻求改变和改革就无从达致改朝换代。
即便后来张念群有“解释”她的用意不是针对马华,而是要对付帮助巫统的马华。
其实我们还得回到历史来了解什么是“剿灭论”?什么是“以华制华”?因为单从字面上了解,有时是错误的阐释,也与事实不符。
在历史上,我们了解到两军对峙的结果不是一方面吃掉另一方,就是鸣金收兵,这之中不存在政权的“合法性”或“非法性”。就拿1851年成立的太平天国来说,在洪秀全带领下,于1853年在南京建立天平天国政权,与在北京的清廷相庭抗礼。
虽然在清廷眼中,太平天国是叛逆的组织,是非法的乱臣贼子,必须除之而后快。但苦思找不到方案。最后乃命曾国藩组织和训练湘军以便对付太平军。在当时,不论是清廷或湘军都是以“剿灭”太平军为目的和口号。
由于清廷是满族人立国,只得用汉人的湘军对付太平军。因此后人将此形容为“以华制华”。这种战略也在后来奏效,终于把太平天国给灭了。
除洪秀全外,另一个名留青史的是石达开(1831-1863)是客家人。当太平天国于1851年金田起义时,石达开已被封为“翼王五千岁”。
1854年,石达开在安徽改革有成,乃回京述职。但同年再西征时,石达开遭遇湘军反扑,节节败退,失地千里。在痛定思痛下,石达开操练水师,于1855年在湖口及九江大败湘军,竟一度逼使湘军统帅曾国潘投水自尽,幸被部下救起。
继后石达开的太平军也从1万多名激增至10余万名。
1861年,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经湖北入四川。在1863年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在5月时到达大渡河。不料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包抄太平军,且在彝族人的出卖下,全面屠杀太平军,死伤血流成河。
同年627日,石达开全军被擒,且在成都公堂受审,从容就义,。,太平天国也因之气数已尽,终被消灭。这就是典型的“以华制华”的悲剧。
至于“围剿”也可以回到蒋介石的年代。当毛泽东于1930年在瑞金(江西)建立苏维埃根据地。到了1933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中共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逼使红一方面军开始转移(193410月),进行历史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无独有偶,红军于1935524日来到安顺场。这个地方在石达开的年代称之为紫打地。在1902年易名为安顺场。当年(1863514日)石达开被困于此而壮烈牺牲。
本来蒋介石是等待毛泽东重蹈石达开的悲剧才进行剿灭。但后者巧妙地与当地彝族建立良好关系(没有发生被出卖的事件),且在敌军来到前已“飞夺沪定桥”,安全飞渡太渡河。
中共避开石达开的悲剧,终于把蒋介石的“围剿”一一击破,最后反转回来向国民军展开围剿,最终在1949年解放了全中国。
我引述历史事件是要说明“以华制华”和“围剿”是另有意义的,不是“脱口而出”的随意套用词汇。
刊登于2018年4月30日《号外周报》第886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