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8日提名到5月9日投票的过程整整11天里,看起来是很短,但在这期间所发生的变化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以下的几个现象是值得关注的:
其一是马哈迪竟然转身成为反对党阵线(希望联盟)的统帅。起先还是有不同的声音,包括他的年纪已经老迈(93岁),不适合重返政坛四处奔波;尤其是身为在野党的领袖,他非得每天上下跑动不可。但在希盟确定他的领导地位后,他就逐渐恢复昔日统领国家的精力,表现出他的斗志不减当年的冲劲。
不论是被指为年纪过大或是身体已不可能负荷挑大梁的角色,马哈迪皆一笑置之,而且身体力行地证明他可以站着一个小时做政治演讲。他更进一步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我还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的脑子还行吧!”
马哈迪说他是第一次感受到作为反对党角色的自豪感,原本他估计他所到之处的政治开讲前来聆听者大概数百人乃至算千人而已,但没有想到人潮的滚动竟高达逾万人、三万人,乃至五六万人。而且这些人都是自动前来听演讲的,即使下雨天草场潮湿,甚至泥泞湿透了裤子,群众还是听完他的演讲才离开。
当然曾经担任首相22年的马哈迪自然是见过更大的场面,即使数十万人也是平常事,毕竟身为首相的他,其政府官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四面八方调动群众形成一片人海。但是自从在2003年卸下首相职后,他就不再享有这样的荣誉。直到投入反对党行列才领悟到群众发挥的感染力。
无可否认的,在朝和在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但也有人认为反对党的讲座会或群众大会超过万人是司空见惯的事。当年林吉祥领导丹绒一役、二役乃至三役时,不是有过成千上万的场面吗?可是在开票的当晚却不成正比。因此身居执政党的一方一般上都认为群众人数与投票结果是两码事,也就不太注意反对党的造势。
其二是执政集团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成为自治政府的政治主流,一直到独立再到今天,即使从“联盟”转成“国阵”,都是由同一个执政集团在运作。
在1974年,首相敦拉萨扩大组织成国阵后又加入了另外6个成员党,反而更突显巫统威权地位。加入新成员不仅没有削弱巫统的地位,反而是原来的成员党马华及国大党的代表性被削减了,因为加入国阵的民政党和砂人联党基本上是与马华争夺在华社的政治代表权。
因此即使在2008年的大选出现政治海啸,国阵在一夜之间损失5个州政权,但在国会议席上,国阵共得140席,与民联(反对党)的82席相比,还算保住稳定的中央政府(国会总数有222席)。
国阵之所以稳住中央政权,主要是巫统仍是势力最大的政党,例如巫统参选117席,赢得79席,也就是保住了近70%的席位(巫统的席位有14席是算在沙巴的国会议席中)。
反而是马华受重挫,参选40个国席只保住15席;民政党参选12个国席,只2人中选;国大党参选9席保下了3席。
整体而言,是国阵的失利。而崛起的是组成民联的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及伊斯兰党。但对巫统来说,它仍然是根深蒂固的政治主体,只是因被指领导不力,第五任首相阿都拉被马哈迪逼下台,在2009年换上纳吉出任第六任首相。
纳吉对2013年的大选是充满信心的,他相信国阵的表现会比上一届好。事实也证明巫统参选121席,共保住88席,获胜席位超过72%。
反观马华更进一步滑落,参选37席,只剩下7席;民政参选11席,也只剩1席(一年后安顺补选胜出,才回到2席);而砂人联党参选7席,只剩了1席。整个华基政党陷入困境,被纳吉形容为华人海啸。最终的结果是国阵133席对民联的89席,也反映出巫统依然屹立不倒。
既然经过两次的严峻挑战,巫统仍然存在和掌控权力,就不认为巫统需要做什么样的检讨与反省,反而是国阵的华基政党有必要反思和推出新战略。
因此在本届大选,巫统是充满信心并竭尽全力保江山,也对马华的诉求给予满足(包括承认统考及兴建10间华小等),希望后者有机会翻身。
然而本届的大选反对党阵营却出现吊诡的排阵。原来反对党领头人竟换成是现任首相纳吉的前“老板”,如今师父重出江湖,也就产生更大的压力。导致国阵政府大手笔地给公务员加薪又加薪,提高收入不超过3000令吉的一马援助金,从1200令吉增加到2000令吉,也给德士司机每人800令吉的补贴。还有政府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不同的发展承诺也时有所闻。
凡此种种,在在说明了巫统也思及若华基政党再往下沉,后果就不好说了。
反过来今天的希盟是把重心放在乡村地区(约88个),以便卷起马来人海啸。反之国阵则否认会有马来人吹反风。换句话说,纳吉还是引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略应对希盟的挑战。可是纳吉的对手已不再是安华而是马哈迪了。
究竟马哈迪能否震撼纳吉?过了投票日一切就公诸于世了!
刊登于2018年5月9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