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4.21

以民为本,不忘初心

没想到最近民主行动党又再掀起一场沙文主义的论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马来西亚政局与政党的历史进行剖释。

在战后(1939-1945),马来西亚兴起的政党基本上是有种族倾向的,比如巫统、马华与国大党,就是种族性政党。即使它们在1954年结成“联盟”,仍然逃不出种族的烙印。在区分选区及席位后,由各党派出候选人角逐。在1955年普选取得胜利后,这个组织就成立自治邦政府,一直领导马来亚(1957年)到马来西亚(1963年)。再到今天历时64年,塑造了今日马来西亚的国情。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占了上风。

在反对党方面,它们的斗争和变化也是错综复杂的。先有左翼的社会主义政党在五六十年代崛起,如马来亚民主同盟、马来国民党、劳工党和人民党等;后有信奉费边社会主义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民主联合党及人民进步党插足其中。马来西亚的政治也就分成左派的政党、中间派政党及右翼政党。而伊斯兰党也先是与社会主义在一起,在90年代后才走向宗教政治。

当时左翼政党虽以争取各民族人民为对象,但它只能在华人较多的选区取胜,即使是马来候选人布斯达曼也是在文良港选区取胜(1959年)。这判定了社阵努力塑造的“全民政党”也无法“全民化”,得依靠华人的支持才能立足。

李光耀在60年代提出了“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但也只能在华人社会引起共鸣。例如人民行动党的蒂凡那也是在华人居多的孟沙选区中选(1964年)。

1965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后,民主行动党取代了人民行动党的地位。这个新政党因为有李光耀的影子而成为另一个“本土”行动党。

民主行动党的林吉祥明白,他必须要让行动党生存下来,才能有斗争的条件。因此他在1968年的文化大辩论(与民政党的赛那吉对垒),让行动党取得了高分。再加上1969年的经济衰退和失业浪潮的高涨,民主行动党终于打下扎实的根基,共有13名国会议员,与马华国会议员数目相同。在华人多的选区吐气扬眉,取代社阵昔日扮演的角色。

从李光耀(1963-1965)要取代马华到林吉祥要打倒马华(2018年),证诸了行动党是马华(后来包括民政党)的克星,也终于让支持行动党的华裔选民大为雀跃。从2008年的大选成绩到2018年的大选成绩来分析,几乎有90%以上的华裔选民把票投给行动党,造就了行动党共有42名国会议员,也一度成为执政党一员,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虽是一个奇迹,但也处在十面埋伏中。结果马来政治势力联合起来下,民主行动被打回原形,马哈迪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是一个谜。

虽然从90年代开始,林吉祥就努力为行动党转型,希望能被马来社会接受,但都无法实现。

例如在1990年的大选,新划分的峇央峇鲁选区(已成为华人选区),林吉祥刻意安排党副主席阿末诺(职工会领导人)上阵,结果以2000票取胜。这说明了行动党不得不在华人选区耕耘(但后来因政治有变,阿末诺也就落选了)。也是在这一年,行动党与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结盟;也在1999年与安华的国民公正党的合作,到后来加入了伊斯兰党、诚信党及土团党,才有了希盟的上台。这是因为只有种族合作才能取得共赢。

但在这个政党合作的过程中,都以种族分配议席,行动党的优势就是在华人选区胜出,这意味着“去华人化”或“全民化”仍不是时候。未料在2014年行动党派出黛安娜出任安顺补选的候选人(因谢昂凭病逝),再试图证明种族不再是一个问题,结果又失算了。民政的马袖强也因行动党的失误扳回一局,又出任部长。在痛定思痛后,行动党在2018年派出倪可敏出征。这意味着自身的转型昭告天下,是不能取得效果的。

当马来政党把矛头对向行动党时,行动党的反击也需要审时度势。例如对待爪夷文课题,对统考态度和中文路牌被摘下的事件,可以站在适当的民族主义的立场发声,无须表现出民粹主义和沙文主义的行为。所以刘天球的不要“去华人化”是看到了隐忧,但也没有阻止行动党走向全民。

不论行动党走多远,官位有多高,它不能忘记来时路。也就是说,行动党再怎么变,也要坚持“不忘初心”。当这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并没有改变,种族政治仍在当道的时刻,行动党又争辩“华沙”或“英沙”,对去华化言论大批判,是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的。重要的是,行动党不能忘记姓甚名谁?林吉祥也要牢记1999年大选的失误(直接与伊党挂钩)而败下阵来的教训。

 刊登于2021年4月19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