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6.1.04

后记

踏进新闻界工作不觉有三年半。在这不算长又不算短的日子裡,经常凭着兴趣、理想与职责的催使,断断续续写了一些东西,刊在报上。承蒙《星洲日报》及《星槟日报》编辑先辈及同人的雅爱,给我不少鼓励,我衷心感谢他们的栽培。

在新闻业漫长的道路上,我怀着十分的勇气与激情进行摸索。今天,这本不成熟的集子面世,作为我迈向新闻事业的第一个起点。道路还很远,我走着学,学着走。

必须感激报界先辈林姗姗(《星槟日报》总编辑)的指导与奖掖,并劳请他写序文。七十开外的他始终以矍铄的精神站稳服务社会岗位,确令人肃然起敬。

收在这本书的文章很杂,称得上综合性的单行本。在朋友们的协助下,经过将近半年的考虑与筹备,才决定付诸出版。

集子分四部份。第一部份列为地方散记,其中有名胜介绍、历史文物丛谈、社会某些行业介绍,读者可从中窥豹一二。

第二部份是人物访问,将国内外着名学者教授的访问特写,认为比较适合书本的性质者收下,说不上有甚麽偏爱之处。这一部份的文章,将不代表我的见解(对问题的看法),而是受访问者的高论。

第三部份是社会短评,大多数针对发生的新闻来表达自己的浅论,也有的是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上随感写下来的杂文。所以,它们不会离开新闻范围太远,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某些社会现象。

第四部份是附带的,原因是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不幸患上胃病,进医院三个星期。在院中与出院后,作了一些涂雅。没有哀伤,也没有作无谓的呻吟,有的是心裡对院中的感受。我珍惜这一部份的文章。它在我生命史上留下了一个难忘的印象。那个时候,写一篇文章,真有笔重千斤之感。还好,总算没有被沉重的笔压倒。我感觉到,生病并不好受。

病癒后重新出发
病愈,我重新加入工作岗位,继续那充满甜苦紧张忙碌的採访工作。

可以说,在写作道路上,我曾经摔了一交,躺在病院中。无论如何,我没有放鬆自己。在生活的战场上,不做一个战败的兵士。

老子说,以有涯的生命,追求无涯的知识,难矣。这点我完全相信。不过,在智识领域上,“我永远不满足,我永远追求”。我是这样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纵然青春很快消逝,生命的火花总要熄灭。

34篇经过选择的文章,在先辈及读者面前献丑了。别笑我太幼稚,我也不是好高骛远,没有经过尝试,就不知道自己的成绩。

把集子定名为採访外集,乃因文章性质接近新闻材料。也就是说:这些文章除了正式的新闻报导外,还有个人写作与访问。

最后,于此感谢马来研究着名学者梅井先生的封面设计,教界前辈朱祯华先生的题字,出版商与印刷厂的协助,及文友们的关怀。诸商翁刊登广告,减轻印刷费负担,一致併谢。这年头,没有广告的赞助,出书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学写作的青年人来说,至少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