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委会公布提名日为4月28日(周六)时,反应是正常的;但当宣布投票日是在5月9日(周三)时,就有很多吵杂声,乃至认为在工作日投票对受薪族或在外国/外州工作的公民也产生不便。
不过如果我们翻查过去的记录也不难发现有4届的大选投票日不是在周六或周日的,而是在工作日。比如1959年(东姑时代)的大选,其投票日是在8月19日,星期三;1982年(马哈迪时代)的大选投票日在4月22日,星期四;1995年(也是马哈迪时代)的大选投票日落在4月25日,星期二及1999年(也是马哈迪时代)的大选投票日落在11月29日(星期一)。
其他的大选投票日不是在星期六就是在星期日。因此有人会问为什么纳吉首相这次会选择在星期三投票,难道有什么玄机吗?
这可让人猜不透,但也有其考量。首先按照过往的记录,凡是在非周六或周日投票的,其投票率不太高,最高是74.4%,最低是70.3%。而在周六或周日投票的,其投票率平均稍高一些超过75%,最高的投票率是2013年的84.4%;最低的投票率是在1990年的76%。换句话说,当投票率超过75%时变化就可能藏在其中。
2008年大选卷起的政治海啸几乎是排山倒海而来的,首次由反对党夺下5个州的执政权,甚至连国会也出现两线制,一边是国阵占140席;另一边民联占82席,这也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在2013年时,纳吉也认为已做好准备,可以应对任何的海啸,便将投票日定在5月5日(星期日)。这也触动了更多的选民回家投票,破纪录地高达85%。这85%又让人看到“华人海啸”滚滚而来,马华和民政乃至人联党陷入了生存危机。
因此如果国阵不希望看到另一个海啸,它就要用一点心思去思考投票日,正如在马哈迪时代较偏向选择工作日投票。今日纳吉也沿用马哈迪的策略,也应该不会引起反对党的抗议。因为当下的反对党联盟(希望联盟)的统帅正是马哈迪本人所使用过的招数,要反对也反对不来。
对希盟来说,越多人投票就意味着胜面越高,如果投票率低,对希盟不利。
在这种情形下,国阵所能采取的合法途径就有下列措施:其一,它希望投票率维持在70-75%之间,约有1千万选民投票;反之,希盟希望破85%,投票人数高达1千2百万人(总选民是1494万624名)。
其二是选区(非界线重划)选民重新划分共涉及128个国席的选民结构的改变,其中一个特征是将相同的族群归纳或移动至另一个选区。由于重新划分出现纰漏,造成八打灵再也北区(已易名为白沙罗区)的选民激增至15万0439名,较2013年的8万5401名增加76.2%;而一些乡村议席的选民也只有3-4万之间。
当国会于不久前通过修改选区选民册后,就意味着会用新的方案推出台面。
设定没有“马来海啸”,则重新调整选民人数的选区就对巫统有利;反之可能有另外的结果。
其三是给160万公务员加薪,退休公务员(80万)也增加退休金。如此一来国阵的支持率会相应提高或保持。继之政府又提高一马援助金予符合条件的民众,从1200令吉提升到2000令吉。
还有垦殖民也获得固定津贴,现在又给德士司机补贴,每人8百令吉。
希盟方面,也只有两个州(槟城及雪兰莪)能提供金钱援助予民间,以刺激国阵也发放援助金。
当国阵已尽量满足民众的需求时,希盟也基于这样的承诺或那样的承诺来争取民心。比如国阵承诺一旦在槟州胜出,就会取消摩多车的过桥费,同时停止在槟岛南部的填土。这种直接提供“小宏愿”给老百姓是比较实惠,因承诺大宏愿计划也不容易推动。
希盟方面,也不落人后的马上进行反击,如果希盟入主布城,则取消大桥(一桥)的过路费。
双方的斗来斗去若对人们能有好处就让它们斗下去,反正有斗就有所得,难道不是吗?
刊登于2018年4月23日《号外周报》第88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